纪录片《飞来峰》主创:技术的无尽可能性与东方美学的融合表达

2024-11-30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飞来峰》中国传媒大学专场放映活动海报

↑纪录片《飞来峰》预告片

11月13日,纪录片《飞来峰》中国传媒大学专场放映活动在电视学院116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活动邀请到《飞来峰》主创团队来到现场,与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宏、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两位嘉宾进行对谈交流。活动还特别邀请了中国传媒大学国画班博士生到场观影,现场观众、主创团队和对谈嘉宾在雨夜的放映厅共话江南美学,感受飞来峰穿越千年的历史文化魅力。

放映活动现场

《飞来峰》主创与专家学者在现场交流

PART 1

影片简介

纪录片《飞来峰》由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与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联合出品,该片敏锐捕捉了“微笑”这一意象,将其提炼为贯穿全篇的标识符号,突破传统文化专题片的条框,探索石窟艺术的江南诗意风格化表达。

影片应用8K超高清影像技术、AI数字修复技术、杜比全景声等多项技术,带领观众感受飞来峰穿越千年、直抵人心的微笑,体会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兼容并蓄和深厚智慧,为打造飞来峰石窟文化标识留下影像文献。

PART 2

主创分享

01

焦征远:纪录片《飞来峰》总导演 

《飞来峰》总导演焦征远分享

“挖掘文化密码,传承文化智慧”

在《飞来峰》的主题提炼上,我们抓住“微笑”这一符号,将其作为影片主要的叙事轴线。通过佛像“微笑”的演变,我们串联起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片中白居易、苏东坡等曾在杭州任职的文人墨客,他们的会心一笑,也体现了一种心意相通的“微笑”。影片对于崖壁间镌刻的《理公岩记》600年历史的寻找,找寻的也是一种内心的“微笑”。无论是浮现在脸上,深藏于心中,还是刻在崖壁间,这些“微笑”都象征着内心的智慧传承,也成为我们结构故事的主要方法

飞来峰造像的“微笑”

另一方面,从诗意江南的美学角度出发,我们在构图、情景再现上采取了比较克制的手法。这种手法延续了《孤山路31号》和《西泠印社》的美学风格,也参考了中国美学中的“诗意”“留白”以及“宋韵”。影片中,白居易与苏轼在冷泉亭边“对望”的情景再现画面是通过水面映射出来的,两人隔空“对望”,形成一个“诗意”空间。这不仅是一种心灵的相通、相会,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中国文人在人生境遇的低谷时期重新找回心灵栖息之所,也是我们挖掘出的文化密码。

苏轼与白居易跨域时空的“对望”(情景演绎)

我觉得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是文物考古者和文化传承者。以往,全国石窟的数字扫描数据基本都存储在电脑里,没有对外展示。我们对浙江大学佛窟造像的数字扫描数据做了进一步建构,将这些数据从电脑机箱中“解放”出来,让不可移动的文物“移动”起来。此外,我们运用大模型训练技术,从麦积山、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中选取了六七十张有代表性的造像图像,最终通过AIGC技术,还原了从“犍陀罗佛陀”造像的庄严形象到“布袋弥勒”造像温润慈祥、呵呵大笑的情态演变。

02

余源伟:纪录片《飞来峰》摄影指导 

《飞来峰》摄影指导余源伟(左二)分享

“以高品质影像记录好文物”

我们制作的是一部8K纪录片。尽管目前8K的展示场景非常有限,很少有设备能真正实现高分辨率影像的播放,但我们依然选择8K拍摄,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拍摄内容包含大量细节,本身对极致分辨率有需求;其次是8K影像能充分发挥文物保护数字化的功能,我们希望借助高品质影像记录文物的所有细节。

《飞来峰》拍摄使用的设备选用国产的MAVO Edge 8K摄影机以及国产全画幅电影镜头,这是目前国内影像创作的最佳技术条件。我们的三维模型最初采用16K分辨率制作,在这基础上再生成8K的最终画面。包括AIGC生成的画面,也要经过多次分辨率增强,最终大部分画面都达到了8K标准。

“钱泳题刻”细节的捕捉

说到江南美学,我之前担任《孤山路31号》和《西泠印社》两部纪录片的摄影指导,积累了一定的心得。在我看来,中国美学的核心追求之一就是“意境”。在《飞来峰》中,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如何通过影像来展现“意境”。烟雨江南本身有着天然而独特的影像氛围,飞来峰依山傍溪、多洞窟的小环境,也支撑我们去追求影像的温润感、流动感和神秘感。

冷泉边的白居易(情景演绎)

具体拍摄中,我们除了充分利用水面镜像和现场薄雾,也辅以放烟等手段强化空气透视,更尝试将镜面放置于水下,将人工光打在水下镜面上,控制镜面上方水波纹的波动程度,以获得可控、自然又带有波动感的光线,再让光线反射到拍摄对象上。此外,在画面构成上,我们也较多地在大景别画面中大胆留白,一方面贴近中国古典绘画的“画意”,另一方面为后期在画面上添加诗句字幕留下空间。

03

曾 辉:纪录片《飞来峰》撰稿

纪录片《飞来峰》撰稿人曾辉分享

“带上求知欲,探寻新语态”

撰稿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撰写任何一个稿子前,我都会先走访专家,将他们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转化为影视语言。我们团队还有另一位撰稿人师永涛,他是一位历史写作者,我们的分工明确:他负责严谨的学术把握,我结合拍摄的影像以及导演的思路,让文字和影像语言进一步契合,配合镜头语言表达。

撰稿的语态需要和画面配合。通常,我会先撰写一版文案,待片子剪辑完成一部分后,再看片子,重新调整和润色文案。镜头可以给我很多信息反馈,我再把这些反馈转化为最恰当的美学表达。我把从专家和书籍里得到叙事方法和语态的启示,在创作的时候抛开成见,融入片子里。制作影片也是学习和探讨的过程,带着探寻的态度,心怀好奇心和求知欲,片子自然会做得有趣。

我的影片也有各种不同的语态,有的是纪实的、平和的,有的是文学气的,有时候可能会有一些偏西式的语态。我会不断揣摩如何用合适的语态传达“治愈”的感觉,因为我们希望大家不仅能看,同时也能听。如果观众愿意,他们甚至可以在全黑的环境里,仅凭质感丰富的解说声音来体验,这也是另一种感受和接收信息的方式。

04

骆 琳:纪录片《飞来峰》执行总导演 

《飞来峰》执行总导演骆琳分享

“拍摄是一次珍贵的洗礼”

具体到影片的拍摄,我们确实经历了一些困难。飞来峰景区早上六点半开园,人流量非常大。如果我们想拍到干净且光线特别好的镜头,必须在四点半赶到景区,抓紧两个小时的时间拍摄。杭州很少下雪,影片中的几个雪景镜头是总导演在调研时偶然拍下来的。

《理公岩记》的发现过程贯穿全片,成为一条时间轴。理公岩石刻所在的地方非常狭窄,拍摄时机器甚至都挤不进去。我们不禁疑问,历史上的刻工是怎么挤进去、把字刻出来的?这也是留在我们心里的问题。永福寺的住持法师对我们说,我们的影像是当代的“理公岩记”,刻在了历史里。这个评价对我来说是一种真正的洗礼,使我真正地和历史上的刻工产生了共情。

PART 3

专家点评

“文宝久秘者必彰”

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宏点评

纪录片《飞来峰》是一部制作精良的文旅题材精品力作,主创团队深入挖掘飞来峰深厚的人文历史与丰富的思想内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中国美学、江南美学的意境与审美。《理公岩记》的发现过程,道出了飞来峰及其人文、历史的来龙去脉。

“文宝久秘者必彰”一句是本片的“眼”,也是最深刻、最打动人、最具现实意义的地方。最好的人文珍宝不论藏在哪里,一定会因为有心者的慧眼而被发现,从历史的烟尘里重新彰显。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对文化的发现,在此基础上,再集合、唤醒、重塑中国优秀人文历史传统与文化精髓。

PART 4

观众提问

Q1:论及“术”和“道”的关系,超高清影像、AIGC等新技术带来了创作上“术”的变化,这对团队的创作理念有何影响?

焦征远:“术”和“道”是融合而非间离关系,我们最终是“道法自然”,没有把技术用得很“满”。8K超高清影像的使用也是为了赋能内容表达,比如呈现石刻纹理与造像情态。我们用数字扫描构建了一个3D空间模型,把摄摩腾竺法兰白马驮经浮雕和玄奘取经浮雕在一个空间里呈现出来,效果比实拍更好。这就是技术服务于内容表达的一个例子。

借助3D数字扫描技术呈现的理公岩石刻

余源伟:现实世界由数不尽的细节构成,我认为纪录片能呈现更多的细节,就向真实又靠近了一些。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性,8K分辨率影像带来更强的深度感,使我们更接近“真实”。我们让大模型学习数百张佛像照片素材,最终用AIGC呈现佛像情态的演变。如果用特效制作,虽然在技术上可行,但缺少“依据”。在历史场景的呈现上,我们也避免过多使用AIGC技术,以避免产生偏差,带来较大风险,这其实关系到创作者内心的标准和价值判断。

使用AIGC还原的理公及历史场景

Q2:“微笑”这一文化符号是先被确立的,还是在拍摄过程中逐渐浮现的?

曾辉:飞来峰本身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的选题,其实可以拍多集。但是鉴于我们选择的是一集(60分钟)的体量,就需要一个可以进行主题合并的元素。在调研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游客的表情、佛像的表情,以及山水的“表情”。因此,我们决定将“微笑”作为影片的核心价值,赋予它符号性以及强烈的质感。

焦征远:飞来峰本身信息量很大,四百多尊造像、三百多处题刻,为了在60分钟的片子里有效传达这些内容,必须有一个符号线索将其拼接起来。在从“学术文本”到“文学文本”转化的过程中,我们从造像的“微笑”和文人墨客的“微笑”里发现了这个符号。经过打磨、修改和提炼,最终让“微笑”成为飞来峰重要的文化标识。

Q3:影片还原了被损毁的卢舍那佛造像的面貌,团队在还原的过程中进行了哪些参考?做了哪些工作?

余源伟:我们与AIGC团队合作,参考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以及同时期其他卢舍那佛的面容,通过AIGC技术融合形成了飞来峰卢舍那佛造像的面部图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画面上佛像的面部其实是虚焦呈现的。实际上,画面最初做出来是“实”的,但我当时有一种非常强烈的直觉,佛像本身不是那样的,应该是隐约地出现,所以坚持把它做成了焦点外虚的效果。

何苏六:这是主创团队面对佛像的一种谦卑,也是一种对历史怀有敬畏的创作姿态。恰恰是以“虚”的呈现,让每个人都能在心里解读出自己的“佛”。纪录片创作在新技术运用上要有分寸感,这体现着创作者的良心。

PART 5

总结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学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总结

何苏六教授对本次专场放映活动进行总结。他认为《飞来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小时的篇幅内容丰富而浓缩,体现了技术无尽的可能性与东方美学表达的融合。在东方语境下,如何运用8K、AIGC等新影像技术,让更高精度的影像更好地服务艺术创作,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现场的放映条件只呈现了8K影像细节和纵深感的一部分,如果能在IMAX大屏,或者是一个别样的空间里面放映,相信又会是另一番景象。”

师生与主创在现场合影

何苏六教授最后提到,千百年来,每个人都是历史的书写者,谁被看见、谁被遮蔽,谁把印记“刻”进历史,都是一种“缘分”。在“记录”之上,纪录片也能成为共享生命体验的艺术媒介,连接人心的真实桥梁。

▼相关阅读▼

浙江首部8K纪录片《飞来峰》藏着多少数字秘密?

飞来峰成了浙江第一部8K超高清纪录片的主角

灵隐飞来峰上的一处石刻藏着一段北宋外交史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