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岁老人发烧一周 送医时“白肺”面积近60%?新冠口服药无法实现重变轻的逆转 高龄老人须警惕沉默性缺氧

2023-01-13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每日商报讯 99岁,患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数种疾病多年,感染新冠“浑然不知”,约一周时间才送医,来院时血氧饱和度低至85%,已出现呼吸衰竭等危急症状。前段时间,浙中医大二院(省新华医院)遇到了一位颇为棘手的患者,面对如此高龄的特殊情况,医护团队拼尽全力,历时近10天,终让其摆脱了多重风险。

99岁老人发烧近一周

送医时储氧面罩已基本无效

“老人本身不怎么爱动,后来家里人发现他发烧了,才开始关注,但那时候我们都不确定他是感染了新冠还是感冒,老人年纪太大,从没打过新冠疫苗,那阵子听说医院里‘感染风险’很高,所以没马上送医,在家用药、观察了大概一个星期。”元旦期间,正当千家万户喜迎新年时,赵爷爷(化名)一家却很慌张,因连续多天体温超过38℃,家人连忙将他送往医院,就诊当日,相关检验、检查表明,99岁的赵爷爷已属于新冠重型病例——血氧饱和度低至85%,“白肺”面积近60%,在紧急使用储氧面罩的状态下,血氧饱和度仍然无法达到90%。

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陈晔介绍,抢救当日,医护团队立即为患者进行了“经鼻高流量给氧”呼吸支持治疗,激素治疗,抗病毒、抗细菌感染给药以及清热、宣肺化湿等一系列中医治疗,其血氧饱和度亦慢慢恢复到了正常值。

“患者入院大概四五天后开始出现好转迹象,但由于身体状况本就不太好,不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多年,心脏还做过支架,因此在住院期间,他接连出现了低血压、低血糖等病症。”陈晔表示,考虑到该患者纳差(食欲不振)明显,团队又对其进行了营养支持治疗与补气健脾、养阴润肺等中医治疗。目前,赵爷爷已康复出院。

口服药无法实现重变轻的逆转

家中最好备个血氧仪

第十版“新冠诊疗方案”指出,大于65岁,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有基础疾病以及维持性透析患者,肥胖,重度吸烟者等人群属于“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另据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75岁以上老年人、85岁以上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来讲,感染新冠后的重症风险分别是5倍、7倍、9倍,死亡风险分别是90倍、220倍和570倍。

“老年人对新冠引发的各种症状相对迟钝;另外,部分老年人不愿意主动表达‘身体不舒服’,并持有‘不愿去医院花钱’的观念,这些都导致了老年人,尤其是高龄老人病情加重后才就医的现象,而此时,死亡风险可能已加剧。”陈晔提醒,当前疫情形势下,对于家人来讲,须多注意老人是否有浑身酸痛、持续胸闷、相较以往明显乏力、精神萎靡或吃得少、睡得差等表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新冠感染尚没有特效药,近期引发抢购风潮的Paxlovid、阿兹夫定等新冠口服药,主要适用于轻至中度感染,最大的作用是阻断新冠感染朝着“重型”“危重型”方向发展,无法实现将“重型”“危重型”变为“轻型”“中型”的反向逆转,因此,早发现、早就医就显得尤为必要。“为警惕‘沉默性缺氧’,家中有高龄老人的,最好备一个指夹式血氧仪,即使体感症状不显著,血氧这一敏感指标仍能监测出‘危险信号’,帮助老人把握好送医的时机。”陈晔说。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