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相关产业“落地”,稀土磁材企业纷纷扩产
商报讯 昨日的A股市场,人形机器人的风潮又刮了起来,成为当之无愧的投资热点。早盘时分,A股三大指数小幅震荡,半日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明显收窄。但经历多日调整后的人形机器人板块强势反弹,掀起涨停潮。低空经济板块也出现了喜人的涨势。业内人士指出,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图呼之欲出,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落地元年。同时,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加速迭代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
人形机器人板块反弹
前天晚间,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发布了视频《机器人群侠传》,全方位展示了我国在机器人领域的前沿成果。随后,这条视频在网上刷屏,引发市场热议。
受相关消息鼓舞,昨日上午,人形机器人板块反弹,人形机器人指数一度大涨3.5%,近百只概念股中九成纷纷上涨,襄阳轴承、捷昌驱动、兆威机电涨停,长盈精密等涨逾8%。机器人ETF基金截至午盘涨2.47%。
午后,板块热潮持续。据同花顺数据,截至昨日下午收盘,人形机器人概念板块整体收涨3.18%,136只成分股中125只上涨,万达轴承涨超14%,创世纪、骏创科技涨超12%,杭齿前进、智微智能、万马股份、捷昌驱动、振邦智能、新兴装备、实达集团、兆威机电等多股涨停。
产业政策端也有密集催化。3月3日,《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其中提出,到2027年,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
《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也于近日正式发布。该计划提出,到2027年,在产业规模方面,北京将培育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不少于50家,形成量产产品不少于50款,在科研教育、工业商业、个性化服务三大场景实现不少于100项规模化应用。
开源证券表示,2025年人形机器人量产条件已经具备,危化防爆、矿山、冶炼、核电、电网、消防应急、救援等领域是机器人率先落地的最佳场景。
万联证券表示,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加速迭代并不断突破,人形机器人量产并实现大规模应用迎来曙光,商业化落地可期。
低空经济落地元年有望到来
Wind数据显示,昨日低空经济指数盘初迅速拉涨后不断攀升,截至午盘涨3.06%。70只概念股中有68股飘红,银轮股份、洪都航空、立航科技、龙溪股份涨停,航新科技、航发科技涨逾7%。
据同花顺数据,截至昨日收盘,低空经济概念板块收涨2.19%。个股层面,赛为智能20cm涨停,万安科技、银轮股份、洪都航空、立航科技、久其软件等股涨停,还有观想科技收涨11.08%,飞利信收涨10.91%。
低空经济包括低空基础设施建设、低空航空器制造(飞行器制造)、低空运营服务、低空飞行保障为主的四大板块。从二级市场来看,Wind低空经济主题指数2024年全年涨19.06%,跑赢沪深300指数。
2024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下属低空经济发展司正式成立,主要职能为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协调有关重大问题等。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华龙证券指出,低空经济发展路线图呼之欲出,2025年有望成为低空落地元年。华创证券也称,2025年低空经济将进入加速落地年,预计2025年-2027年,低空经济将主要运用于“文旅新消费、载人(客)运输、专业用途”三大应用场景。
稀土磁材公司纷纷布局
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目前,多家企业已宣布2025年内启动批量交付。宇树科技G1已于2024年底实现量产,如今正进入产能爬坡阶段;特斯拉提出2025年生产1万台Optimus人形机器人的量产目标;Figure AI提出四年内量产10万台的目标;挪威1X Technologies亦将2025年作为量产起点。
而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机器人伺服电机的核心材料。随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持续火热,稀土磁材市场的需求也水涨船高。
近期,烟台、包头、赣州等地的多个稀土项目纷纷加快建设进度。多家磁材上市公司纷纷启动在机器人产业链的布局,向磁组件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人形机器人是未来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公司正积极配合世界知名客户的人形机器人用磁组件的研发,并且陆续有小批量的交付。”金力永磁在最新披露的机构调研纪要中表示。
“AI大模型的赋能,将促进自动驾驶、人形机器人、消费电子、低空经济等相关产业的提升,也将扩大对稀土永磁产品的需求。”英洛华表示,公司电机和减速器产品目前有少量应用于工业机器人。
华宏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生产的高性能磁材产品已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工业机器人电机、3C电子等高科技领域,并且与行业领先企业建立了业务合作。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