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不到全省1‰的面积 如何创造全省3.2%的经济体量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2-28 09:39:46
  《江南网》江南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近日,滨江区发布杭州高新凤栖梧桐基金,总规模15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主要投向以新科技、硬科技、强壁垒为主导的未来产业。

过去一年,滨江区GDP突破2800亿元,经济总量跻身全省第五,这个全省面积最小的行政区,以不到全省1‰的面积创造了全省3.2%的经济体量,以全市0.5%的面积创造了全市13.2%的经济体量。

不到全省1‰的面积,如何创造全省3.2%的经济体量?

滨江区“舍得花钱”。

随着凤栖梧桐投资基金入列,滨江区打开了一个新的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矩阵。截至2024年底,滨江区产业基金总规模达110亿元。近年来,通过调动基金资金,滨江区吸引了一批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地。

智束科技,便是滨江区通过高新科创一期基金招引而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9月,智束科技将总部从北京搬到杭州,在滨江区开启了CT球管等真空电子核心部件自主研发的新航程。

依托科技创新产业基金矩阵,滨江区已先后投出超80家重点企业。

滨江区“精打细算”。

土地面积小,就省着用。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向来是滨江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招。

滨江区是全省第一个建设工业综合体、产业园区嵌入式幼儿园的区、县(市)。工业综合体高强度开发了地上、地下空间,造就了“工业上楼”这一未来城市工业发展新范式。去年10月,滨江区第六个工业综合体项目开工。

滨江区“重视人才”。

2024年,滨江区累计引进各类人才42859人,同比增长4.5%。这一年,滨江区新设企业20502家,全市第一。

从一张桌子到一间办公室,再到一幢幢产业大厦,滨江区从不缺“创业神话”,阿里巴巴、海康威视、新华三、大华股份等一大批行业龙头都曾从这里起步。

来自芬兰赫尔辛基的唐明,在杭州9年了,2017年,他在钱塘江畔的海创基地创办了梦路科技。他说,杭州是中国最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城市之一,“这座城市启发了我的创业梦想”。在他看来,滨江区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创业平台,“这里有宽松、友好、国际化的创业环境,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多年来,“舍得花钱”又“精打细算”的滨江区,不断破解用地瓶颈,走出了一条“人才带技术、技术变项目、项目融资金、实现产业化”的发展路径,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滨江样本”。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