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AI“摇钱树”乱象丛生

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20 19:16:07
  《江南网》江南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当看到全球首款通用Agent产品“Manus”的官网界面第三次出现报错提示时,程序员周宇(化名)终于放弃了注册尝试。这位在AI领域深耕八年的工程师,此刻被困在“邀请码”的迷局里。“我甚至怀疑,这个官网崩溃界面是营销的一部分。”他苦笑着打开二手平台,发现标价10万元的邀请码链接下已有32人点击“想要”。

在人工智能技术狂飙突进的2025年,Manus的爆火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技术狂欢背后的图景。从官网崩溃到灰产交易,从直播带货到法律纠纷,这场围绕“天价邀请码”的闹剧,正在打破科技创新者们的宁静。

在网上,各种被冠以“错过这一波,你的人生就完了”“你这辈子最后一次暴富机会”的AI课程和骗局不断刺激人们的大脑,焦虑正在成为商家们最好的营销噱头。一场又一场针对“想暴富人群”的围猎不断上演,一个又一个针对“AI焦虑症患者”的陷阱正张开大口。

AI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红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动力,这一惠及全社会的技术决不能成为无良商人的“摇钱树”。

A 技术狂欢下的灰色产业链

3月6日的凌晨。BUTTERFLY EFFECT公司官宣发布Manus。很快,全球技术论坛的流量监控曲线呈现90度直角攀升。然而这场技术狂欢在72小时内就演变为灰色产业链的饕餮盛宴。

3月7日上午,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Manus邀请码”就成为热搜,输入“Manus”后便可找到478条相关商品。这些商品中,有标价为9.9元的“待申请邀请码服务”,有19.9元的“高质量邀请码代发”,还有标价为100元的“Manus内部渠道邀请码”。

在一个名为“专业维修”的二手网店内,负责人表示,最便宜的“代申请”服务为3元,不过成功率不能保证。“不少人来购买,就为了一个代发后的反馈截图,求一个热闹罢了。”在一家名为“AI高手”的二手店铺里,店主表示,自己是Manus的内部人员,有内部的申请路径,在其他地方至少需要7天才可能拿到邀请码,在他这里24小时绝对能搞定。随后记者在这两家店内都购买了服务,总计花费109.9元。然而直到3月13日晚间,两家店都没有回音,邮箱里也没有收到邀请码。

网店里邀请码卖得火热,直播间里代申请邀请码的生意同样热闹。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有关Manus的邀请码待申请的直播间数量众多,且人气火爆。这些直播间主打一个免费代发,花钱插队。在“小胖的AI课”直播间里,直播间成为另一个战场。主播在直播时高喊:“加粉丝团享优先权,榜一大哥立插队!”该直播间在线人数峰值达4万,礼物打赏金额突破2万元。

有人通过代发申请业务在网上捞钱,也有人通过制造噱头的方式吸引注意。在二手平台上,一件标价999万元的“至尊邀请码”旁标注着“可议价”,15元包邮的“申请秘籍”已售出1203份,还有卖家表示,他开发的自动化脚本可在5分钟内完成500次官网注册请求,“就像春运抢票,我们用的是专业级‘黄牛’程序”。

B AI正成为商家围猎的“摇钱树”

面对不断高涨的热度,Manus团队在3月7日连发三条声明:“从未授权任何付费渠道”“服务器扩容需要时间”“坚决打击黑产行为”。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有数量众多的商家打着Manus的旗号,干着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在一个大型电商平台,一款名为“Manus行业发展报告”的电子文档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周宇就是其中一个。“报告是电子文档形式通过网盘发送给我,但其中内容让我感到被骗了。”

在周宇的展示下,记者看到这份电子文档由6个PDF文档组成。文件名分别是“中国团队发布通用AI Agent产品”“国产AI当打之年”“信息技术行业”“信息技术行业点评”“AI动态跟踪”和“Manus元年开启”,其中“Manus元年开启”这一文档容量最大,为5.18MB,其余文档都只有数百KB。然而这份容量最大的“Manus元年开启”里的内容是由一家证券公司公开发布的AI行业预期报告。其中内容大多为图表。“这些内容全都是网上可以免费下载到了,商家却以19.9元的价格卖给我。”

周宇的遭遇绝不是个例。消费者孙学斌在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份15元的《DeepSeek店铺引流课》,收到的内容却“徒有其名”,其掺杂着大量与其他AI工具相关的基础教程,有用户评价“完全是大杂烩”。而记者以14.9元价格买到的“国产AI大模型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相关资料,收到的文档实为清华大学新媒体研究中心免费发布的公开资料。记者购买后发现“货不对板”后想要退款,却被客服以“销售链接里,已明确标注着‘是虚拟商品还没法退款’”的理由拒绝。

C 培训风险不可不防

当周宇还在为买到无用的材料生气时,已经有人因为轻信AI培训课程付出沉重代价。3月13日,深圳南山公安发布信息显示,辖区某高校的王同学,在网上看到宣传视频AI制作教学培训课程,便点进网页浏览。上面显示“前100名报名只需缴纳报名费599元,否则要交几千元”,于是扫描二维码报名。然而,缴纳完学费后就一直联系不上客服,网页也无法浏览。

而黄女士的经历更为惨痛。她经“网友”介绍,了解到一个投资项目:通过境外平台搭载AI数字人,在抖音国际版开店卖货。黄女士在“网友”的建议下,下载一个名为“TOK Time”的APP(即TK time),注册账户之后便联系客服想要进行充值。客服提供了多个不同的收款账户,让黄女士通过微信、支付宝和银行账户进行转账,从而在“TK Time”APP上购买AI直播数字人卖货设备,再把购买的AI直播数字人卖货设备嫁接到抖音国际版上,直播售卖境外商品。

客服承诺卖出去的商品会直接通过境外平台发货。买家确认收货之后,赚取的佣金就会派发在“TK Time”APP账户里,可以随时提现,AI直播数字人卖货设备也可以随时退货。黄女士经营一段时间后共提现4万余元,于是组织家人一同投资。然而,没想到的是,当黄女士及其家人想再次提现时发现平台无法申请提现,购买的设备也无法退款,一直都联系不上客服。这下,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合计损失近9万元人民币。

警方提醒,AI技术的学习与应用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面对“轻松致富”“短时间成为专家”等夸张宣传口号,一定要保持理性和冷静,切勿被高额收益的承诺所迷惑。在下载软件时,留意来源是否正规,查看应用权限请求,对于不必要的权限(如与课程学习无关的通讯录、摄像头、麦克风权限),不要授予。安装正规的安全防护软件,定期对设备进行病毒查杀,防止恶意软件入侵。若网站页面设计粗糙、存在语法错误,且要求输入敏感信息,极有可能是钓鱼网站,切勿输入任何个人信息,并及时向警方或相关平台举报。

D AI不应成为焦虑来源

在AI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技术的光环正被投机者异化为一场“焦虑生意”。

70岁的张阿姨发现,连小区里做社区团购的中年阿姨也转行直播兜售“1000个DeepSeek神级提示词”课程,宣称“一星期从入门到精通”,而二手平台、社交App上“用AI实现财富自由”的暴富神话更是不计其数,“1000个DeepSeek神级提示词”“一篇文章教会DeepSeek”“用好几款AI,实现财富自由”“一星期教程:入门到精通”。

每一次技术热点兴起,AI培训便会“卷土重来”。这些“掘金”套路本质是利用公众对技术的认知鸿沟,凭空造出一条所谓的“技术捷径”,将公众的学习需求异化为“AI焦虑”。除了虚假宣传的AI培训以外,AI技术的光环正被更多投机者挪用,以“AI消费”为名的割韭菜乱象层出不穷。“高回报”的AI理财却让人破财、AI诊断疾病的手环算法漏洞百出、贴上AI标签的玩具漫天要价,“AI包装”已经成为收割消费者的新镰刀。

这些看似诱人的“技术捷径”,实则是对公众认知鸿沟的精准利用:江苏毕业生张雪花1.6万元报名AI培训,却只得到题库刷题和简历包装服务,承诺的“包就业”成空谈;山东的刘希发现机构教学员虚构工作经历,试用期淘汰率高达七成;重庆戚先生自费1.8万元学完课程后,上岗才发现核心技能仍需重新学习。当“高回报AI理财”让人破财、“AI诊断手环”漏洞百出、“贴标玩具”漫天要价时,技术创新的社会价值正在收割套路中扭曲。

AI的兴起不应成为引发社会忧虑的导火索,而应作为拓展人类认知疆域的重要工具。在技术永续演进的历史进程中,AI的迭代升级速度远超预期,这种“永动机”般的发展态势,恰恰要求人们以更开放的姿态主动适应变革。

对于市场主体而言,需要构建系统性AI技术应用框架,通过持续的知识更新与技术融合,将其深度植入研发设计、生产运营等核心环节,从而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劳动者个体则应着力提升人机协同能力,将AI转化为知识获取的加速器与创新思维的催化剂,实现职业能力的代际跃迁。

政府部门需构建前瞻性制度体系,既要通过财税激励、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等举措完善创新生态,也要建立涵盖算法透明、数据隐私、就业转型的立体化监管框架。站在智能文明的门槛上,我们更应聚焦AI技术撬动的产业革命机遇。与其困守技术替代的担忧,不如主动融入智能变革浪潮,让AI成为驱动产业革新的核心引擎,成为提升个体素质的智慧伙伴。当人类智慧与机器智能形成共振效应,必将在奔涌向前的时代洪流中,开创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发展新图景。

■记者手记

莫让技术盛宴沦为围猎狂欢

Manus的爆火本是AI技术突破的明证,但部分商家的乱象却给行业敲响警钟。当技术门槛异化为信息差,当创新红利变质为黑产温床,我们不得不反思:在追逐技术星辰大海的征程中,是否遗失了最宝贵的初心?

每个技术突破带来的,不是黄牛与黑客的狂欢,而是整个行业向上的力量。对于当下泛滥的低劣AI课程和层出不穷的围猎骗局,相关部门应当重拳出击,维护AI技术的良性发展,也保护AI创业者们创新发展一片净土。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