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起施行,并试点把“好房子”建设标准纳入供地
小区人车分流、层高不低于3米、楼板厚度增加、全龄友好型活动场地、至少设置一部担架电梯、小区主要入口要有进深不小于10米的缓冲集散场地……今后,这些将成为杭州“好房子”的“标配”。
在前期发布的《杭州市进一步开展住宅品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基础上,杭州配套设计的《杭州市住宅品质提升设计导则(试行)》也亮相了,并将于4月1日起施行。
昨天,杭州市建委房地产开发管理处、行政审批处,针对《导则》的具体标准和落实情况进行解答。
增大分户墙和楼板厚度 提升房屋隔音效果
此前杭州发布住宅品质提升工作实施意见时,都市快报有读者提出了房屋噪声问题,我们也将问题反馈给了杭州市建委。
这次发布的《导则》中,对噪声问题有了明确的规定。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郭纪鸿是《导则》的主要编制专家之一,他表示,老百姓关心的噪声问题,在今后可以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导则》明确,住宅分户墙基层墙体厚度不应小于240毫米,阳台以外部分的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120毫米。
“一般而言,每增加一定的厚度和重量,隔音量会有所提升。”郭纪鸿介绍,以前墙体厚度的标准是200毫米,楼板厚度的标准是100毫米,“增加厚度后,能提升隔音效果,满足日常生活中的隔音需求,同时房子也能更坚固。”
《导则》中,对噪声源地也提出要进行控制。
例如要求与卧室相邻卫生间的排水立管不能贴邻与卧室共用的墙体,小区噪声大的设备用房不得设置在住宅投影范围内等。
相信这些措施实施到位后,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群众的噪声困扰。
“好房子”还要关心一老一小 每居住单元至少设置1部担架电梯
作为“好房子”,无障碍设施、安全防护设施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对于“一老一小”群体,需提供特别的安全保护,如安装防护栏杆、防滑地板等。
“人车分流是必需的,要考虑出租、搬家、快递、急救、垃圾清运等不同车辆的动线,减少对小区的干扰,保障老人和儿童活动的安全性。”郭纪鸿说,“我们还对担架电梯做了规定。”
担架电梯是可容纳担架的电梯,紧急情况下可以用于运送病人或伤者。以前12层以上才要求设置担架电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新“好房子”《导则》中,要求设置公共电梯的住宅,每居住单元至少设置1部担架电梯。
未来品质住宅的架空层要在4米以上,且不能作为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使用,这也为设置居民活动场地、邻里交往空间和幼儿游乐设施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此外,《导则》还提出了许多与安全细节相关的要求。
如在住宅单元、架空层出入口要设置雨篷等防坠落安全防护措施,雨篷挑出长度不小于1.5米;适老化卧室应设置高低位报警按钮;住宅户内厨房应设置燃气泄漏探测器;54米以下的二类高层住宅,耐火等级从二级升为一级,楼板、梁、构件的耐火时间变得更长等等。
《导则》还要求,每套住宅至少应设置一间具备适老化改造条件的卧室,该卧室的门开启后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米。
“老年人使用卫生间会不方便,因此还需要在邻近这间卧室的卫生间预留安装安全抓杆的空间。”郭纪鸿介绍。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