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回购企业达130家 总金额超300亿港元
进入2025年后,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频繁。根据Wind统计,截至上周最后一个交易日,2025年以来,已有130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了回购,总金额突破300亿港元。
相较于去年全年,港股市场包括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企业在内的共有281家上市公司发起回购,美团、快手、小米集团等5家公司回购金额超过30亿港元。而今年开年以来港股公司掀起的回购热潮,也有延续态势。
整体来看,积极实施回购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蓝筹和互联网科技板块。从股价走势看,回购金额居前的个股多数有较好表现。机构人士称,港股回购热度不减,一定程度上传递出港股市场的乐观情绪。
港股公司回购热潮延续
2025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频繁,延续了2024年的回购热潮。
Wind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130家港股上市公司累计回购股份11.15亿股,总金额303.57亿港元。2024年同期,106家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累计回购股份13.49亿股,总金额291.42亿港元。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回购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2.64%、4.17%。
回顾以往数据,2024年全年港股回购总金额达2657.51亿港元,创历史新高,远超2023年全年的1269.01亿港元。业内人士称,2024年的回购潮有望在2025年得到延续。
值得一提的是,行业巨头引领了2024年以来的港股回购潮,金融蓝筹股和科技股成为主力军。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活动延续这一特征。
在2025年以来回购金额排名靠前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出现了友邦保险、汇丰控股等金融巨头,以及腾讯控股、快手-W、小米集团-W等互联网科技领域巨头。此外,安踏体育、中远海控、石药集团和药明生物等各个领域“领头羊”的回购金额也排名靠前。
在今年已经实施股票回购的港股上市公司中,有18家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累计回购金额达288.28亿港元,占上述130家上市公司累计回购总金额的94.96%;有4家超过10亿港元,分别为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中远海控,累计回购金额分别为141.17亿港元、52.57亿港元、37.85亿港元、14.78亿港元。
从政策面来看,2024年港交所推进库存股机制改革,推动了更多港股公司加入回购队伍。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新制度允许公司购回股份后不将其注销而是以库存股形式存在,有望提升更多港股公司的回购意愿,提高公司管理资产的能力,并为公司在融资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港股配置价值得到重视
根据信披数据,2024年港股共有281家上市公司发起回购,数量较上年同期上升35.1%;累计回购100.06亿股,回购金额合计达2657.51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269.01亿港元同比上升109.42%。此番回购热潮在2025年开年得到了延续。
机构认为,港股回购潮的再度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
Wind数据显示,港股市场回购金额居前的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公司股价2025年以来表现出色。例如,截至2月20日收盘,腾讯控股、汇丰控股、快手-W、小米集团-W、药明生物2025年以来累计涨幅分别为16.74%、14.97%、31.56%、42.46%、38.38%。
同时,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整体呈现持续反弹走势,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累计涨幅分别为12.55%、23.09%。
在机构人士看来,回购热潮为港股市场维持乐观情绪持续提供底气,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则是令全球市场关注中国资产的重要推动力。
“短期维度内,我们判断港股‘躁动行情’将延续,以情绪扩张和增量流动性为主导。中期估值扩张空间有限,盈利修复的验证是关键。”国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弛表示,从行业配置角度,看好中小盘科技成长板块的机会,建议聚焦TMT和机械行业。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