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长期以来,在经济脉动的浩瀚海洋,民营经济始终是乘风破浪的活力与希望。
眼下,民营经济不负所望,展现出蓬勃生命力。火出圈的“哪吒”、会跳舞的机器人、会思考的Deepseek……民营企业对技术创新、文化自信、产业生态的探索,展现出澎湃沸腾的创新活力,持续为经济“森林”的万木竞秀、生机勃发培厚沃土。
民营经济之重,是常识,也是共识。中央在6年后再度专门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不能变,也不会变”,这是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庄严承诺,更是对民营企业攀“高”向“新”的鼓劲加油。
杭州是民营经济强市,对于杭州而言,民营经济的作用更加突出。可以这样说,只有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才能推动杭州经济进一步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毋庸讳言,当前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困境,有一些企业存在盲目多元发展、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也有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有待加力的问题……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民营经济发展风险叠加。
我们要如何准确、辩证、客观地看待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困难呢?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事物发展就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行的。一些旧的矛盾解决了,但随着事物发展又会产生新的矛盾,而矛盾正是事物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发展。今天,民营经济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正是在改革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是改革中的矛盾,是发展中的烦恼,困难和挑战不是无解的,必然会在改革发展中解决。
洞察时与势,辨析危与机。民营经济每一次“攀峰越壑”,都离不开时代的托举与自身的蜕变。如今,经济发展的巨大韧性和活力正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十足的新机遇和新空间。比如,杭州一大批民营高科技企业在人工智能等领域绽放的创新光彩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何尝不是历史的发展规律、时代的前行逻辑?
观短期之形,更要察长期之势。民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具有更强的市场敏锐度和创新意识,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变革,尤其是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具有“先天发展优势”。杭州正在深入落实国家“民营经济31条”、省“民营经济32条”,坚决把出台的政策落实到位、把应有的服务提供到位、把作出的承诺履行到位,为民营经济健康长足发展,提供更为坚强的制度保障。爱拼就会赢,置身于新时代发展的大坐标上,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河出潼关,因有太华抵抗而水力益增其奔猛;风回三峡,因有巫山为隔而风力益增其怒号”。发展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困难不会让我们止步,只会让我们更加强大。这是民营经济活力迸发的力量源泉,也是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所在。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