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玩遍中国 > 正文

“数字拾遗 古韵新生”——以鲜活方式讲述“数字中国”故事

文章来源:浙大文物数字化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1-04 20:32:46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近期, 浙江传媒学院23级双语播音专业的学生团队,以浙大文物数字化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为主题,聚焦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拍摄的专题片——"数字拾遗 古韵新生",在2024第二届“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组短视频赛项的比赛中,获得浙江省省赛和全国国赛两项金奖!

金奖视频

视频制作 | 肖弋博、谢依琳、王嘉玲、薛成、李依梵

创意阐释

“古韵”代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古老韵味和历史遗产,而“新生”则意味着这些古老的文化和艺术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得以重新焕发活力,表达了传统文化在科技的赋能下如何重获生机,并在新时代背景下得到传承和发扬。

而 “数字”象征着现代科技的力量,“拾遗”则代表对遗失或受损的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这里的“拾遗”不仅指对实际文物损毁的修复,也指通过科技手段对传统文化的全面保护和再现。

本视频将展示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如数字孪生、AR/VR等)修复并展示文化遗产的遗失部分。通过技术手段,将受损的文物进行数字重建、环境监测和虚拟展示,体现科技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关键作用。

“外研社·国才杯”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是属于全国最高级别的双语比赛,来自全国1107所院校的大学生,通过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创作手法,共提交6259个参赛作品,深刻理解中国发展,生动讲述中国故事。通过此次大赛,当代大学生用镜头捕捉,用声画呈现,以鲜活方式讲述自己和周围人的“数字中国”故事,展示出中国年轻一代对数字科技的敏锐洞察、对社会发展的热切关注和对沟通世界的无限向往。

▼延伸阅读▼

浙江大学文物数字化团队

让国宝活起来——记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数字化团队

我在龙门拍文物——记者跟随浙大团队体验在数字世界还原石窟造像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