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变
悠久的办学历史对一所学校意味着什么?如何让沉睡的历史参与到当下鲜活的教育教学中?杭州市胜利小学全体师生躬身力行参与校史的挖掘,通过“跋山涉水”的史海钩沉、精神追寻之旅,把校史做成了一系列活动,进而融合成一个主题课程,校史不但成为学校的文化品牌,而且切实成为师生成长的重要精神资源。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追本溯源,办学都有特定的源头。而一年一度的校庆,是学校文化传承的载体,能增强校友对母校的认同感,有利于凝聚更多办学资源。办学历史悠久的学校,更冠以“百年老校”这样的称呼,对于教师、学生、校友来说,也往往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师报》,作者郭荣强系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一所没有“校庆”的学校
浙江省杭州市胜利小学虽然有着很长的办学史,但在有据可查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举行过校庆庆典。这又是为什么呢?
胜利小学前身是“崇文书院”,源于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是由时任两浙巡盐御史叶永盛专为安徽盐商子弟在杭落实“商籍”,让他们能就近求学并参与科举考试而开设的书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是一所为新杭州人子女就学而设的学校。
崇文书院旧图
1705年,康熙皇帝南巡,亲自来到崇文书院观摩,为书院题写了“正学阐教”“崇文”两块牌匾,此时崇文书院名声大噪,成为浙江四大书院之一。清同治时期,杭州知府、大诗人薛时雨曾任书院山长,清末大学者王国维曾在书院求学。
1902年,书院改为新式学堂,更名钱塘县学堂,首任堂长汪嵚曾为钱塘县知事(民国时称县长)。后历经多次更名易址,弦歌不辍,于1965年更名为杭州市胜利小学,沿用至今。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杭州市胜利小学是一所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多见的从明清书院一直延续至今文脉贯通的学校。因此,谈起胜利小学校史,必须以1599年为开端。
80年代的胜利小学
90年代的胜利小学
1999年春天,胜利小学打算举行400周年校庆,筹备过程中却受到部分社会人士的质疑: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学校诞生至今不过100多年的历史,怎么会有一所学校要举行400周年校庆呢?他们认为,胜利小学校庆需要从1902年开始计算,至于前面的书院历史,则要确定为“办学历史追溯到明代崇文书院”的说法。最终,这一年学校没有举行校庆。
六十年代第一届毕业生合影
应该说,杭州市胜利小学成为一所没有校庆庆典的学校,就像是历史开了一个玩笑。
2019年,我来到胜利小学任职。站在历史的横截面,我思考:
第一,“校庆”庆不庆祝不是关键。胜利小学哪怕没有校庆,在杭州老百姓心目中依然是一所历史悠久的文化名校,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由崇文书院沿袭至今的校训“崇文尚德”、办学使命“正学阐教”依然在学校文化中熠熠生辉。
第二,“校史”仍然需要进一步厘清。无论1599年还是1902年,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珍珠”串在一起可以成为时间的“项链”,但是如果没有文化内核的延续,珍珠洒落也会成为“一盘散沙”。作为学校航船的引领者,必须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入挖掘校史文化中的学校精神,并以此作为学校代代传承的传家宝。
第三,“校史”是一门独特的课程。我提出做一个主题序列的“校史”课程——“校庆日纪念月”,把学校发展中需要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融合形成一个主题课程。于2021年开启了“校庆日纪念月”这个重要的学校文化品牌,我打算至少要先做5年,让其成为胜利小学的独特“IP”。
上世纪五十年代毕业证书
校庆日纪念月
“校庆日纪念月”这个概念一经提出,思路变得非常开阔。
一是精神传承有了一个显性的载体。424年前,崇文书院欸乃桨声(舫课),荡开了商贾子女的求学科举之路;120多年前的钱塘县学堂乐歌,催开了现代教育制度的蓓蕾;改革开放之后,学校更是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教师和学生。我们将每年推动校史研究的人、事、物,通过校史读本、人物雕塑、内容上墙、网上空间展示等方式呈现出来,成为显性教育资源。无论作为学生层面的“正学”还是教师层面的“阐教”,办学的初心在育人。
二是主题活动有了一个独特的序列。每年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主题活动,为各学科教师、各校区学生搭建平台,丰富体验,我们进行主题设计,将学校、教师、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淀、需要打造的系列活动形成序列,成为独特的课程,成为师生精神家园的寄托。比如,“校庆日纪念月”启动时,我们设计了校史研究阶段成果展示、劳动教育专场——名班主任工作室展示、“精心用好作业、提升教学质量”语文名师工作室展示、几何画板课堂应用数学名师工作室展示、探寻生本课堂特级教师工作室展示、五育并举之“体艺专场”展示、“数智化”校园建设阶段成果展示等。后来,我们逐渐将一些栏目固化下来,形式上每年有创新,从沙画展示、校史故事讲述到校史剧展演,给师生留下深刻印象。“校庆日纪念月”已经逐渐成为师生每年都翘首期盼的重大节日。
三是学校文化有了一个全新的坐标。一年年接续的“校庆日纪念月”主题活动,让胜利小学全体师生逐步认识到,我们这所独具魅力的学校,在不断传承与创新中积聚起厚重的文化底蕴。这样的文化,又浸润着课程,生发出学校的独特课程文化。悠久历史的沉淀是传统的延续,不断创新又是学校历久弥新的基因所在。由此,学校提出了传统与现代比翼齐飞的发展理念,并指导学校课程架构。一方面,我们立足传统,通过经典诵读、节气、中草药、布艺扎染、昆曲、南宋官窑、泥塑、棕编、剪纸等课程群,让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另一方面,我们放眼未来,让时代的号角吹响数字化改革的强音,打造的“胜利钉”平台,以及随后迭代的“胜利魔方”,成为浙江省乃至全国学校数字化改革的前沿成果。
校庆日“崇文舫课”表演
校庆日活动
校庆日朗诵
盘活沉睡的校史
在校史研究这条道路上,路径的选择同样具有挑战性。我认为,校史研究需要让师生躬身力行,在校史的挖掘中受到教育和洗礼,实现精神成长。
实践中,我们选择了项目化学习与校史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我们将校史研究作为一个PBL主题,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开启了一场“跋山涉水”的史海钩沉、精神追寻之旅,用研究的思路盘活沉睡校史与师生灵动成长之间的内在链接。
第一年,项目聚焦校长。项目团队通过学校档案、网络资料等各种途径了解历任校长有关事迹,再根据事迹脉络提炼采访话题,紧锣密鼓开展口述史的采访工作。
走访94岁的老校长金振华
金振华校长已至耄耋之年,他是1954年被浙江省教育厅任命为上城区第三小学(后改名胜利小学)校长,任职16年间,他把学校推向一个办学高峰,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两次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与表彰。深入交流时,我们发现他的乡土口音很重,讲话很难听懂。于是,他请来妻子做“翻译”,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他爱人年轻时也在胜利小学任教。原本预定一个小时的采访,近三个小时还意犹未尽。
走访老校长蒋莉
像这样,项目团队采访了7位历任校长,撰写了校长故事。项目组将七任校长的故事汇编成册,在此基础上开发短剧,将一任任校长的故事以短剧的形式呈现在舞台上。
第二年,项目聚焦教师。项目组将获得省级教坛新秀及以上综合荣誉的历任教师,确定为口述采访对象。程玲是浙江省首批特级教师,也是胜利小学首位特级教师,她对学校乃至整个杭州教育都作出过重要贡献。可惜,程玲老师已辞世多年。我们辗转多人做周边采访,所获信息仍然较少。团队成员从一位老教师口中获悉,当年浙江省教育厅专门为程玲出过一本书《程玲育苗集》,我们赶紧找来,书中从学生、家长、社会三个角度详细介绍了程玲的教育事迹。
这一年,项目组完成了10位名师的故事采编。负责绘本项目的刘老师以程玲为主人公,创作绘本《杏坛灯塔》。短剧《成长》、口述史《长大后我便成为你》等项目成果相继出炉。教师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精神成长,项目组成员的个人专业发展也节节攀升。《教师精神成长:基于胜利故事的PBL项目设计与实施》的课题成果,也获得了浙江省师训课题成果评比的一等奖。
第三年,项目聚焦校友。校史难免严肃久远,如何让它与孩童连在一起?唯有将校史以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让学生享受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感受一个个有趣的灵魂。
在教师指导下,胜利学子设计采访话题,师生一同去采访知名校友,撰写校友故事。这一过程中,胜利学子共采访了34位知名校友,编写了《胜利校友集》。
经年累月,胜利校史文化最终影响了师生的精神成长,以项目化方式研究校史成为学校育人的一大特色。这个项目的研究还在继续,主要向两个方向继续延伸,一是走向学生,丰富课程;二是走向历史深处,由近及远。
校庆日六位胜利小学老校长齐聚一堂
口述史《长大后我便成为你》
不断追问,不断追寻
在2023年校庆日纪念月活动中,学校成立了校志编纂委员会。学校逐步将眼光放得更开阔,引进浙江省、杭州市政协有关文史专家资源以及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历史学研究力量参与校史研究。许多重要的文献资料逐步在我们的视野内开始浮现。比如崇文书院创办人叶永盛的事迹,我们就拓展到了徽商研究领域,追寻到了安徽省博物馆的古籍善本《紫阳崇文会录》:该书是明末清初旅居杭州的徽商子弟就读紫阳崇文书院的文会题名录,分为十二卷,书中相关内容弥补了学校校史的近200年书面史料的空白。
四库全书中的《叶玉城全集》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曾经的山长薛时雨,留传有《薛时雨集》四十册;大学者王国维的崇文求学事迹逐渐丰满,蒋士铨、郑虎文、戴熙、王福庵、黄实等山长、先生的故事逐渐被挖掘出来;曾任山长汪嵚《曼锋三十自述》《崇文书院课艺》等一大批资料浮出水面;学校自编的1907年全国最早一批校刊《泉学校报》被找到;50年代的学生毕业证书、假期作业单被找到……
随着校史研究的一步步深入,学校资料愈益丰富。我们矢志不渝,终将把历史还原到最接近本真的面貌,为胜利小学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截面存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校史财富。
学生寻访崇文书院旧址
校庆日展示非遗课程之昆曲
一所好学校,文化是关键,校史文化薪火相传,浸润着一代又一代,如同天上那一缕淡淡的月光,被先人渗入灵魂,拢在怀中,化作基因。这些基因成为全校师生教育生活的方式与价值导向,最终形成了学校的集体人格,印刻在了每个人的心中。
所有的胜利人,不断追问,也不断追寻。放眼424年历史,穿越风风雨雨,我们正在将这一张张碎片拼出一个完整图案,让后人读懂400年历史最为珍贵的文化精髓。
同时,校史研究真正有价值的取向不在过去,而在未来,在于教师、学生参与到校史研究中,开发出可传承的校史课程,“看见”历史,更“看见”未来。
▼延伸阅读▼
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传”下去,杭州这所四百年历史的学校这样做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