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打电话给笔者,问:手上有亚运田径比赛的票,但从来不懂田径,值不值得去看,有什么可看的?
笔者的回复是:恭喜你拥有亲临中国田径史上最热闹现场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你可以与数万人一起,体验一种不一样的欢度节日的方式。所以,五星推荐。
一
这句溢美之词,笔者不加丝毫夸张。每个人都知道田径是运动之母,但大家也许没有留心过田径赛事在中国民间的受关注程度。
笔者用几个细节来描述一下以往看到的田径赛事。
前几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放在武汉进行,但场地里寥寥无几的观众可以数得过来。体育场门口的海报一角写着“观众免费入场”,或许是不好意思,字印得很小。要知道,这是代表中国最高水平的田径比赛。
国际赛事呢?也很难启齿。之前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举办时,尽管每次都有几位一线实力明星来争夺积分,保证了一定的票房打底,但如果你有耐心,依然可以在开赛前半小时买到低至20元一张的黄牛票。
二
这几天,似乎一夜之间,田径成了受到热捧的亚运赛事。田径第一个比赛日,到场观众超过4.2万人。之后连续几天,每晚“大莲花”人山人海,场面之狂热足以让所有项目嫉妒。在笔者记忆里,这个场面已经丝毫不亚于北京奥运会田径决赛和2015年北京田径世锦赛这两个巅峰时刻。
笔者再举两个例子证明所言非虚。
还有什么比赛能做到让5万人在运动员起跑发令枪响前一秒钟内鸦雀无声,一秒钟后声浪喧天到邻座讲话你都听不见?黄龙体育中心内看足球的观众也有接近4万人,但这项全球第一运动也做不到让观众如此反差巨大、步调一致。
还有什么比赛能让买不到门票的大批人流驻足场外,以耳代目,倾听场内欢呼?如果你这几天恰好路过“大莲花”,会看见这个宏伟建筑物的四周遍布这样虔诚的“观众”,上点年纪的人,很容易联想到当年围在收音机前收听国家队比赛的岁月。
三
田径这么热,太出乎意料。但为什么这么热?功劳肯定不能仅仅记在田径本身上,因为这是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叠加效应。
杭州亚运会席卷的热潮,当然是主因。到目前为止,本届亚运会的观众规模可能是亚运历史上最蔚为壮观的。从另一个角度讲,也许这把火点燃了杭州人不爱张扬、内敛含蓄的内心世界。体育赛事在杭州,向来很难取得文艺演出市场那样的骄人票房,但这不等于杭州人的精神生活不需要体育。性格温润的江南人,在激情似火的赛场上同样可以迸发出生命的热力。浙江有这么火的群众体育基础、如此优质的民间体育土壤、那样雄厚的运动人群数量,情绪其实早就到了,只是一直缺少一个点火的时机。
这时,亚运来了,我们看到了火山喷发,势不可当。
四
昨天,在赛场上埋头工作的笔者被一位外国记者提问:“中国人一直把看体育比赛当成是庆祝国庆的方式吗?”我告诉他,这只是我们很多种欢庆形式中的一种,但这可能是最快乐的一种。
的确,中秋国庆一连8天假期,携亲伴友来看一场四年一度的亚运比赛,还能身处中国第三大体育场“大莲花”,躬逢盛事,见证壮观,并成为壮观的一部分,还有什么比这样的假期更畅快淋漓的?
如果你这几天也有幸身处“大莲花”,肯定看到过许多乐不可支的小孩。放假了,把功课丢在一边,坐进体育场,脸上画面国旗,一个晚上一遍遍地看升国旗听国歌,手掌都拍红了,这是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形式,活泼、生动、新鲜、有趣,看得见、记得深、有感动、有回味,下次想不想再来?
笔者认识的两位老人,这几天激情澎湃地在朋友圈发了自己在“大莲花”目睹中国男女飞人夺冠的视频和照片,众多老伙伴们一片点赞,让他们非常心满意足。这一夜,也许是他们这辈子前所未有的体验,他们也藉此成为各自社交圈的中心。
坐在“大莲花”里的观众,有几成是田径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在享受体育带来的精神满足,并感谢身处这个时代。
10月1日女子100米栏决赛前,“大莲花”熄灭了灯光,只让8名决赛选手置身于聚光灯下。全场观众打开手机电筒,场内如同繁星点点,无比壮观。
刚才提到的那名外国记者拍了拍笔者的肩膀,说:“太疯狂了,只有中国的比赛能做到这样,只有中国。”
笔者突然注意到,他的右胸,贴着一面五星红旗。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