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去世后,媳妇继承婚前财产
两老拿着儿子的自书遗嘱起诉,却被认定为一张废纸
8月7日上午,一对老夫妻走进浙江遗嘱库,为自己立下了一份遗嘱。事件的起因源于两老刚和儿媳打了场官司,而且打输了。
一场意外 房子成了老人和儿媳矛盾的焦点
今年2月,两老的儿子小邓因车祸去世。儿媳跟两老商量卖掉目前所住的房子,置换另外房产,两老不能接受,觉得这房子是儿子留给他们的唯一念想,于是拿出一份儿子生前亲笔所写的遗嘱,上面写着要把房子过户到两老名下。结果,遭到了儿媳的反对。
无奈之下,两老一纸诉状起诉到法院。老邓说,儿子买房的房款是他们早年做小买卖,省吃俭用积攒的,当时登记在儿子名下,为的是给儿子将来结婚用。之后,儿子小邓认识儿媳并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两老和儿媳并没有住在一起,平时相处也都客客气气的。
老邓说:“这套房子是儿子的婚前财产,儿子结婚前,我老婆让儿子写了份遗嘱。”
庭上,邓母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份小邓的自书遗嘱,但诸多表述存在歧义,特别是落款处的日期也未写全,仅仅写了月、日,缺少年份等关键信息。最终法院没有采纳这份自书遗嘱,而是判决房产由两老和儿媳三人共同继承。
那么,自书遗嘱怎样写才有效呢?
《民法典》规定,立遗嘱的方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
自书遗嘱是指遗嘱人亲自书写的遗嘱,遗嘱人在自书遗嘱上应当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遗嘱是严谨的法律文本,任何一个关键点上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这份遗嘱与立遗嘱人的本意相违背。”浙江遗嘱库管委会主任叶世娟说。
“嘱托护老” 让失独老人安心养老
老邓的官司虽然输了,但这件事情也给他们夫妻上了一课。“花几百万买了个教训。”老邓有点懊恼但又无可奈何。
经过多方打听,老邓了解到像他们这样的情况,可以在浙江遗嘱库办理嘱托护老。
嘱托护老服务,是浙江遗嘱库为解决孤寡、失独老人以及独生子女残疾无民事行为能力家庭而设立的养老服务,旨在帮助孤寡老人、失独老人以及存在无民事行为能力独生子女的家庭解决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像老邓这样的失独家庭,一旦两老倒下一个,另一个人作为监护人,要独自承担诸多责任事项,包括入住养老院、陪同就医、手术抢救、权益保护、财产管理、身后丧葬等,这些事务对于年老体弱的人来说力不从心,甚至很有可能让自己也倒下。
两老也想过让亲朋好友来做监护人,但事实上,愿不愿意还是其次的。因为一旦监护人的健康状况不稳定或者临时改变主意,就会产生无法继续履行监护责任的问题。
“机构的优势,在于其稳定性和专业性。”叶世娟举例说,许多孤寡老人、失独老人已经没有了民事行为能力,老人财产被非法侵占或被恶意卷走的案例并不少见。事先将自己托付给专业机构,或许可以提前预防,避免此类悲剧的发生,也能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
其实,早在两三年前,浙江遗嘱库就推出了嘱托护老服务。叶世娟发现,这两年来,失独家庭以及独生子女残疾家庭的老人群体逐步增长。杭州拱墅区的陈大妈就是第一批在浙江遗嘱库签订嘱托护老服务的,她有个独生女在杭州残疾人托管中心。
两年前,陈大妈洗澡时摔了一跤,动弹不得的她在地上躺了一整晚,直到第二天才被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事后,陈大妈就签订了嘱托护老服务住进了养老院。
“逢年过节,都会有人来探望我,生病疼痛时,也有人关心我,女儿那边也有人探望。前两天我生日,小叶还送来了鲜花蛋糕,真的跟我亲女儿没啥两样。”陈大妈说,这两年自己开朗了很多,因为没有后顾之忧,老年生活越过越有滋味。
还有一位钱奶奶,她是上世纪50年代从山东迁到杭州的,丈夫已去世多年,唯一的儿子现在也50岁了,还患有先天性智力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她最担心的是,万一自己撒手西去,儿子能托付给谁?
针对这个情况,钱奶奶所在社区给她提供了多种解决方案,最后她选择了浙江遗嘱库推出的嘱托护老服务。仔细询问相关事宜后,钱奶奶签下了服务协议,并安心地住进了养老院。
“我们将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质量,老来有依靠。”叶世娟说,“签订服务后,老人入住养老院、陪同就医、手术抢救、身后丧葬等,我们单位都将会以监护人的身份第一时间出面,解决老人的后顾之忧。”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