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六旬老人睡觉拳打脚踢,被诊断帕金森病 该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这些早期信号不要忽略

文章来源:每日商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4-12 09:48:29
  《江南网》江南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近年来,帕金森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第二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患者总数近千万,一半以上的人群在中国。

一般来说,帕金森有“抖、僵、慢、摔”四大主要症状,运动迟缓,行走比较慢;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如穿衣服、扣纽扣、拿东西等运动起来不灵活,还有一个就是姿势异常,走路摆动动作都比较奇怪。

“不过,‘抖’和帕金森病并不能完全画等号,‘不抖’也有可能患病。”浙大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宝荣主任介绍,帕金森也会出现一些非运动症状,这也是大多数患者最容易忽略的症状。

大伯睡觉拳打脚踢,经常导致老伴受伤

“我们家先生这种情况是不是生病了?”为了遮挡黑眼圈,60多岁的徐阿姨(化名)特意戴上了墨镜,愁容满面地来到了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张宝荣门诊咨询。

原来,徐阿姨65岁的老伴最近经常做噩梦,晚上睡觉时会突然拳打脚踢,好几次打到徐阿姨,有时候还会突然大喊大叫,把她吓醒。徐阿姨每晚都提心吊胆,生怕老伴突然又一拳挥来。

长期这样不是个事儿,徐阿姨便带着老伴来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就诊,做了详细的检查,包括夜间睡眠监测、头颅磁共振等。

张宝荣进一步了解到,大伯两年前就开始有肩膀痛、腿脚不利索的症状。然而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年纪大了,去当地医院就诊时,也仅被当成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治疗。

经过医生的详细评估,结合病史、检查,最终诊断大伯是得了原发性帕金森病,伴发“快动眼睡眠障碍”的症状。

张宝荣表示,这类病人十分容易自伤,也容易伤及同床者,同时还会出现愤怒语言、大喊大叫,同床者往往需要很大声才能唤醒病人。有一部分患者可以在苏醒后详细回忆噩梦情境,睡梦里被袭击和自己逃跑等情况历历在目;而大部分患者不会轻易苏醒,在出现暴力行为的时候,睡眠不会被打扰。“患者每周发作一次,严重的每晚发作数次,尤为严重的是,快动眼睡眠障碍病人可以在生动梦境里出现特征性暴力行为,病人会出现翻滚、跳跃或者拳打脚踢,伤人伤己。”

找到病因后,经过系统的治疗,徐阿姨的老伴腰腿不痛了,行动也比之前利索多了,晚上也不再大喊大叫、拳打脚踢了,徐阿姨终于能安心睡个整觉。

目前尚无法治愈,系统性治疗能延缓进展

据了解,帕金森病不致命但非常痛苦,它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引起该病的原因多种多样,遗传基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病发,其中,有帕金森病家族史、脑外伤、煤气中毒、重金属接触史、工作或生活接触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该病。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但该病发展缓慢,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时就诊、系统性治疗,可以降低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困扰。”张宝荣表示,一般来说,当手部或其他部位出现不自主的震颤、肢体僵硬或难以起身或走路缓慢、面部表情不自然或无表情、声音低沉、睡眠异常等症状时,就需要警惕帕金森病。

不过,医生也提醒,并非出现这些典型症状就是帕金森病,自我诊断并不可靠,只有神经科医生才能对帕金森病进行较为准确的临床诊断。因此,当对自身情况有疑虑或担忧时,需要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诊断。

帕金森病的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综合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等。目前,比较主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手术及康复治疗等,重复颅磁刺激等无创物理治疗帕金森病抑郁和冻结步态效果明显,是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和非运动症状的良好方法。

同时,帕金森病患者很多会伴有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情况,需要医患双方重视并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给予药物或心理治疗。

张宝荣提醒,需要注意的是帕金森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目前没有治愈该疾病的方法。治疗的目标是减轻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疾病的进展。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和医生的建议进行个性化、定制化调整,因此患者需要与医生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