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以下简称《指南》)发布。这部关于血脂管理的权威指导,时隔7年迎来一次重大调整。
血脂管理需要关注哪些指标?《指南》在需要重点关注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三大指标基础上,新增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脂蛋白作为血脂常规检测项目;将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病史,存在多项ASCVD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等),有家族遗传,皮肤或肌腱黄色瘤及跟腱增厚的患者列为血脂检查的重点人群。《指南》还首次提出“超高危”概念。两次以上严重ASCVD病发或严重病发一次同时合并有两个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都属于超高危人群。“超高危人群绝大多数是老年人,需要执行更加严格的血脂控制目标。”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钱宇峰说。家里备上一个血压计、一台血糖仪,老年人就能随时监测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检查血脂却一定要到医院化验。繁琐的程序让许多人忽略了血脂健康,常常做不到定期随访。《指南》建议,40岁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血脂筛查。血脂检查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值看不懂怎么办?钱宇峰说,老年人可以重点关注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的控制标准因人而异,一个健康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应控制在3.4以下;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或长期抽烟,2.6是及格线;超高危人群则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1.4以下,并且较基准线降低幅度大于50%。“基准线就是患者病发时,药物干预前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值。”钱宇峰说,例如一个超高危患者药物干预前,低密度脂蛋白的数值为2,则需要将数值控制在1以下才算达标。如何科学降血脂?钱宇峰建议,首先要完全戒烟和有效避免吸入二手烟;在医生建议下保持规律运动,避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规律的运动锻炼不但不利于降血脂,还可能加重血脂异常;科学膳食,保证充足睡眠,遵医嘱规律用药。钱宇峰提醒,已经出现动脉硬化的老年患者,要及时就医,启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