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休息时,同学们都喜欢陪着小胜(右二)一起玩耍。
杭州日报讯 在长桥小学的一间教室里,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妈妈坐在孩子背后与他一起上课。有时候,她会俯过身,摸着孩子的后背,轻轻和他说着话,用手指点点课本。老师有一本笔记,专门记录对这个孩子的日常观察,细致写下孩子每天上课发言与情绪状况。班里的学生对这位同学也特别友好,他们时常围绕着他,帮助着他,与他手拉手……这个孩子就是小胜(化名)。昨天,小胜的妈妈给学校送来了一封感谢信,足足写了几页纸。到底是什么让这位妈妈如此感激?
A 学校同意了家长的特殊申请 在妈妈的陪同下 他顺利步入了校园从长桥沿着南山路向西走,穿过一条小路,就是长桥小学。学校成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被称为“杭州最小的公办学校”,仅6个教学班158名学生。学校远处是青山,隔壁是西湖,面积不大,整个校园最显眼的就是操场,一群孩子在奔跑追逐。小胜正在跳绳,旁边还围着几个为他加油的同学。“67、68、69、70!你真是太棒了,能连续跳这么多!”小胜妈妈也在一旁,竖起大拇指开心地说。小胜是一名特殊儿童,3岁时被诊断为中轻度自闭症。父母带着他进行了长达4年多的康复干预,虽然进步不小,但还是面临着入学的难题。“刚刚收到家长的陪读申请时,我内心是有点犹豫的。”校长宓刚坦率地说。为深入了解孩子的情况,他与老师马上进行了家访,与孩子父母进行深入沟通后,学校同意了申请。“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小组,每天都会在群里讨论小胜的情况。”每天8小时的陪读,对老师、家长来说都是一次新尝试。“刚开始时,班上其他孩子还会很好奇,这个同学的妈妈怎么也在班级里?我们老师就跟他们说,小胜沟通有一些慢,需要妈妈帮帮他,你们可不可以一起加入?后来同学们都自觉帮起了小胜,与他成为好朋友,陪伴他一起成长。”宓校长介绍说。
B 开始和老师同学交流 跳绳也越来越棒 小小的心灵逐渐向周围人靠拢变化就在一点一滴之间。一个学期的校园生活,小胜各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妈妈欣喜地看到,儿子有些不一样了。刚入学时,小胜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也不与人交谈,早上进校门也不与老师问好。现在,还没走到校门口,他就会伸出手与老师打招呼,并大声说:“老师好!”打饭时,小胜一开始连自己喜欢的菜都无法说清楚。但经过老师与同学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已经可以与人交流,表达自己的喜好,告诉老师今天想吃什么菜,饭量需要多少。通过阶段性体育训练,如今,小胜的体育运动能力也有了很大提升,原本跳绳只能一个个慢慢跳,现在一分钟就可以连续跳70多个。小胜妈妈发现,在这样的校园之中,孩子会开怀大笑,就和其他孩子一样。好几次看到孩子自由奔跑的背影,这位妈妈内心都被惊喜与感动包围,热泪盈眶。为了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情谊,她花了好几天写下了一封几页纸的感谢信,在昨天交到了学校老师手中。“我很感谢长桥小学所有师生在面对小胜的与众不同时,释放的最大善意和温暖,作为一个母亲,我真的太谢谢大家了……”
C 对孩子呵护和友善 给家长温暖和尊重 爱的力量不断在校园中传递在学校待了一个下午,记者发现,在小胜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同学。走路时,他们会拉着小胜的手;玩单杠时,他们会小心翼翼地护着他。陈老师是小胜的班主任,也是与小胜接触最多的老师。“刚了解小胜的情况时,我也有些忐忑,怕带不好。但经过一个多学期,这个顾虑完全打消了。”她说,小胜的加入就像是给这个班级施了一道神奇的魔法,让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更加地紧密友爱。小月(化名)是小胜的同班同学,也是小胜的好朋友,“有时候小胜走路会突然停下来,我们都会叫他,快和我们一起走。”在这个小姑娘眼里,小胜就像是可爱的小蜗牛,虽然动作慢,但是做什么都特别认真,也在不断进步。通过互帮互助,孩子们对“团结友爱”这个词都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光是同学之间,老师们也对小胜妈妈的出现,给予了最大的温暖和善意。看到小胜妈妈坐孩子的板凳有点吃力,老师拿来了有靠背的椅子和课桌,平时也会和她像朋友一样聊天,尽可能地缓解她的焦虑。就像小胜妈妈在感谢信里写的:“每次在校园里与老师碰面或擦肩而过,他们都会微笑地和我打招呼,给予了一位母亲最大的尊重。同学们也都很友好,他们都是一群可爱的小天使!”如今,小胜妈妈还会协助班级做一些日常工作,成为了班级里的一位“大家长”。“大家能相处那么和谐,小胜有进步,我们老师也很有成就感,觉得教育这份工作意义很大。”宓校长说,“我们也很感谢小胜妈妈的理解和配合,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的教育,这才是学校不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