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3月2日,由浙江省卫健委、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浙江省中医院(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办的首届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隆重召开。
会上,浙江省中医院院内制剂“咳平颗粒”、治疗抗肿瘤药物所致皮疹的中药组合物“皮炎宁”专利和膝关节康健辅助装置专利分别与相关公司签署成果转化协议,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同时,现场还展示了省中医院近20件具备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研究成果,也让大家对中医药领域的创新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据了解,此次签署成果转化协议之一的中药制剂“咳平颗粒”,是80年代初由医院儿科老前辈陈蓉蓉主任根据临床治疗儿童百日咳时研制的一个经验处方,并经过专家建议进行了优化,使之在治疗成人咳嗽方面也有很好的疗效,至今已在院内沿用30余年,获益患者无数。“医院制剂只能在所研制医院区域内使用,转化成新药就能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浙江省中医院党委书记何强表示,新药上市需要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新药批号,医疗机构在新药开发方面有天然短板——例如对申请流程和相关政策法规不熟悉等;相对地,企业也需要安全有效的药物资源。通过“院企”合作,双方可以缩短研发流程,减少风险,更好地以产业链、服务链赋能创新链。“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相对更了解患者的需求,同时‘立足临床搞科研’的一线医务人员也有能力把患者需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创新技术。”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膝关节康健辅助装置发明人钱宇教授说。而让更多优秀实用的发明创造转化为具体的项目,造福更多患者,也是医院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在未来的必由之路。浙江省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舒琦瑾教授介绍,目前中药“皮炎宁”作为医院协定处方,已经惠及300余名肿瘤患者。这次成功转化,将会让更多患者受益,同时也体现了中医药的作用与价值。据了解,随着医院协同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启动,浙江省中医院还将联合相关医药企业、科技公司等单位一起共同推进“浙江省中医院制剂中心1+X创新工程”,打造可以满足医院不同阶段院内制剂生产要求的、全省领先的院外制剂中心。同时,依托中医药数字化改革,积极开发与院内制剂结合的专病辅助诊疗系统,实现院内制剂推广应用过程中,打破传统模式弊端,实现“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促进院内制剂的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