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土著鱼“游”向“共富”餐桌

2025-02-05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过年从年味开始,对于很多杭州人来说,周世良的水产养殖场就是年味的输出口。

周世良是杭州良达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腊月廿四,位于萧山区围垦区块、面积约700亩的杭州良达养殖有限公司内,一栋栋白色大棚如瑞雪般映照着丰收。

走进棚内,只见偌大的鱼塘上,推水车正“铆足了力气”翻水;池边,大大小小的输气管道像毛细血管一样“爬”向池底,它们都在为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做功”。大棚出口处,几位工人正在打捞光唇鱼,一网兜上来,数不清的光唇鱼在阳光折射下扑闪着金光。棚外停着一辆大卡车,来收鱼的老板坐在车上,看着鱼塘的工作人员帮他称重、装箱……周世良上前招呼,来这里买鱼的都是他的老顾客。

光唇鱼是这几年周世良公司的“明星鱼”,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2022年价格最高的时候可以卖到130元/公斤,这几年价格有所下降,但也能卖到80元/公斤左右。”周世良介绍,光唇鱼也叫淡水石斑鱼,一般生长在临安等山区的溪水中。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经多年科研攻关,实现了光唇鱼亲鱼营养调控及规模化育苗技术的突破。作为水产研究所的科研合作基地,杭州良达养殖有限公司获得了最先开展人工养殖光唇鱼的机会。

在运用科研技术基础上,周世良还因地制宜建立了仿溪流养殖模式,更好地满足光唇鱼的生长习性所需。因他养的光唇鱼质量好、味道好,杭州及周边城市如台州、温州和上海等地的客户都争相前来购买。

“我正在尝试其他新品种——罗氏沼虾、马口鱼……目前市场反馈都不错。”从事水产养殖40年,周世良一直走在转型之路上——根据萧山围垦低盐度水质状况,在杭州市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支持下,他创新南美白对虾“二级三茬”养殖模式,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养殖效益,并示范带动周边农户70余户;当南美白对虾市场行情下滑时,他又果断探索光唇鱼、马口鱼等溪水鱼养殖……公司曾获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浙江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等荣誉称号,他本人也被评为萧山区劳动模范、杭州市水产协会副会长等。

“今后还要不断依靠科技力量,积极探索和实施先进的养殖模式。”周世良介绍,现在,他已经把“00后”儿子周达从互联网“大厂”挖过来,父子搭档下,传统养殖经验与数智化养殖技术相辅相成,推动杭州“土著”水产“游”向更深、更远。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