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经要闻 > 正文

这份装满了儿时的年味,要不要尝尝?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1-21 11:00:46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新生代传承人复刻“老行当年味包”,销出12万余份

节临近,临平区塘栖镇丁山河村的百匠非遗工坊一款“老行当年味包”走红,不到一个月已销出12万余份,不少人甚至上门寻找这份充满年味记忆的网红年货。

“老行当年味包”里装的都是当地非遗美食,有斧头包麻酥糖、锅糍汤、橘红糕、寸金糖等。这些儿时记忆中的过年美食,在26岁塘栖姑娘顾灵娇的努力下得以“复活”。

顾灵娇大学毕业后返乡,走进了村里的老刀百匠省级非遗工坊,并成为了工坊创始人沈建标的徒弟。去年端午期间,她成功复活了蚕杷蛋,成为网红新生代非遗传人。去年下半年,她又把当地手艺人用老行当制作出来的老底子过年美食,通过文化挖掘整理,做成了“老行当年味包”。

红红的礼盒上印着金色的“福”字,十分喜庆,礼盒内满是记忆的“味道”:老虎灶年糕、糯米锅糍、百家饭、斧头包麻酥糖、过年老八件、节节糕。

糯米锅糍最能代表塘栖本土特色。塘栖有句老话:“锅糍一摊,新年到啦。”摊锅糍就是老塘栖人为新年准备的第一份年货。

“过年老八件”也是备受追捧的年货,它将老底子过年吃的麻酥糖、橘红糕、椒桃片、节节糕、冲管糖、枇杷梗、芝麻糖、小桃酥装在一起,既讨彩头寓意又好。

“吃的是糕点,品的是文化,做的是传承,老行当非遗年味包,装满了儿时的年味。”沈建标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