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岁末,浙江美术馆推出了跨年展览“朗姿玉畅——赵之谦特展”,从12月5日起,持续到2024年3月3日。
6年前,2017年12月嘉德秋拍,清代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的篆刻作品《为五斗米折腰》以1207.5万元成交,创造了文人篆刻的最高纪录,2024年是赵之谦逝世140周年。
展览以300件(组)作品展现赵之谦56岁的一生,共四个展厅,分书法、绘画、篆刻、文献四个单元,展品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浙江博物馆、君匋艺术院、西泠印社等全国18家博物馆、美术馆等机构。
“赵之谦特展”是浙江美术馆近年来自主策划的“中国传统经典系列”名家特展的又一个大展,在王铎、傅山、何绍基等人之后,赵之谦是该系列的第一位浙江籍艺术家。
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赵之谦展览。
1、引子
12月5日,开展第一天,尽管是周二工作日,依然来了不少观众。展厅中有一个热门拍照打卡点,在第三单元“篆刻”展厅,很多观众看完后会在这里拍照留念。
这是一块现代艺术装置区,背景墙是印泥的红色,一盏盏印章造型的灯悬挂下来。方形灯罩上是印章的边款,投影灯把印面文字清晰地投射地面上。光与影的现代技术,将赵之谦的篆刻之美,一笔一刀,都清晰放大。“我太爱这个创意了!”一位排队拍照的女观众说。
这一装置出自联合策展人段晓东之手。段晓东告诉我,篆刻单元展出了近百方篆刻作品,其中90方来自嘉兴桐乡的君匋艺术院。赵之谦一生刻印不多,据说目前传世印章仅200余方,其中一半藏于君匋艺术院。此外,还有30件(组)书画作品也由君匋艺术院提供,因此君匋艺术院也是本次特展三家主办单位之一。
钱君匋(1907-1998)先生,当代著名艺术家、西泠印社前副社长,收藏过赵之谦的众多作品,堪称超级“赵粉”。透过钱君匋的眼睛,我们看见了赵之谦的艺术天分、痴心、悲欢和命运。
2、人与印的缘分
收藏这么多赵之谦的篆刻,当时钱君匋一定很富有了?谈不上。《钱君匋画传》的作者、钱君匋的老乡钟桂松告诉我,钱先生出生在“一个普通之家”,当时买入这101方印章,钱君匋花了1500元!
1955年,钱君匋从上海调到北京,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工作。某日,他与同事朱咏葵闲聊,聊到了晚清艺术家赵之谦。朱咏葵说,听说天津收藏家王锡璜之孙,手中有一批赵之谦的印章,正在劝业场的古玩店里待售。
钱君匋大吃一惊。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师范学校,受吴昌硕、丰子恺等人的影响,精通篆刻、书画。他知道赵之谦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爱极了赵之谦。钱君匋的书斋“无倦苦斋”,来自三个偶像——赵之谦(号无闷)、黄士陵(号倦叟)、吴昌硕(号苦铁),三人的号分别取一字“无”“倦”“苦”,作为自己的斋号。
浸淫篆刻几十年,钱君匋学习过赵之谦的《印谱》,也知道赵之谦刻的印章不多,也早听说天津有这么一批印章,只是之前人在上海,无人引荐,不知具体情形。现在听说正在出售,他激动不已。某个周末,在朱咏葵的陪同下,钱君匋赶到天津。
那天大雪下了五尺厚,在窗前,他仔细摩挲这批印,心中狂喜。
一问价,心凉半截,店老板要价2000元,相当于钱君匋一年的工资。一时实在拿不出来,钱君匋“废然而返”。不料除夕前后,竟峰回路转。钟桂松说,是朱咏葵从中说项,最终以1500元成交。当时京津地区很多没落贵族的后人,因生活艰难,常把祖传珍品拿出来变卖。
成交之后,这批印章还没寄到,钱君匋已经忍不住要庆祝了,狂喝5斤老酒。寄到后,他又邀请同好一起欣赏观摩。于是这批印章,经钱君匋收藏32年,也见证了他的小半生。
1987年,君匋艺术院在桐乡成立,80多岁的钱君匋把印章连同书画等收藏全部捐了出来,钟桂松那天在现场。
那天,老人穿了一身笔挺西装,头发梳得整齐,满面春风,接过一张奖状,他说:“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艺术的赐予……第二母亲——艺术哺育了我,我也有义务为艺术的发展尽一点人子的微力。”
钱君匋回想自己少年时代,初出茅庐,想观摩一件艺术品,不认识收藏家,哪有可能?经历过旧时代,他知道观摩艺术精品、学习艺术有多难,所以希望后人有更好的条件。他把自己的收藏捐出来,为专家、为大众服务,物尽其用,以示自己不忘当年观摩名作之难。
这批印章藏于君匋艺术院,如今来到杭州展出。展柜里的它们,几代艺术家曾倾注心血,几代收藏家曾以身相护,也展示着老一辈艺术家为艺术、爱艺术的拳拳赤子心。
3、一个艺术家的悲伤
君匋艺术院沈惠强主任告诉我,这批印章中有三方值得细看,分别是《餐经养年》《二金蝶堂》《鉴古堂》。十分巧合,翻开钱君匋所作的《赵之谦年表》,我发现这三方印章都作于同一时期:同治元年到三年(1862-1864)。
同治元年(1862),赵之谦34岁,在福建。这是他人生中最难过的一年。
赵之谦是绍兴人,童年家庭落败,连书都买不起。他天生聪慧,艰苦好学,22岁到杭州,入知府缪梓幕中,一边做幕僚一边准备科举考试。缪梓是绍兴老乡,也是上司,赵之谦把他视作老师。缪梓辗转杭州、绍兴、衢州、常山、江山等地做官,赵之谦一直跟着。1859年,31岁的赵之谦考中举人,本来是大好事,谁料第二年太平军攻陷杭州,时任浙江按察使缪梓身死,赵之谦不得不往南游历到温州、福州等地谋生。
1862年,赵之谦得到一封来自老家的信,妻子范璥、唯一的女儿慧榛去世。他悲伤不已,自号为“悲盦”,印章《二金蝶堂》就诞生在这年夏天。“二金蝶”是他家族的一段传说:他的七世祖19岁时,父亲死在外地,儿子把骸骨背回来,补放入墓中,开棺之时,两只金蝴蝶扑到儿子怀中。
“二金蝶”的故事背后,是赵家人关于亲情的温度。赵之谦在《二金蝶堂》边款上,刻了很长一段文字,除了讲述这段家族史,还提到“遭乱离,丧家室。剩一身,险以出”。会不会有一天,妻子和女儿能变成蝴蝶找到自己?
不久,最好的朋友魏锡曾来信了,让赵之谦给他刻印。魏锡曾是杭州人,在前一年的战火中,家夷为平地,也跑到温州、福建避难,两人在福州匆匆见过一面。赵之谦收到信,刻了《鉴古堂》这方印。边款上他说,“以刀勒石,百感交集”,算算距离得知家人去世的噩耗那天,刚好过去90天。这一时期,他还给自己刻了《三十四岁家破人亡乃号悲盦》《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等印。
1862年底,赵之谦从温州出发,乘船到北京准备参加会试。据钱君匋《赵之谦年表》记载,赵之谦海上遇到大风,“谓曾飘至日本界”。
1864年正月,在北京的赵之谦仍然没有走出创伤。元宵节,他刻了《餐经养年》。四面边款,他在三面刻下45个字:“同治三年上元甲子正月十有六日,佛弟子赵之谦为亡妻范敬玉及亡女蕙榛造像一区,愿苦厄悉除、往生净土者。”字是魏碑体、阳刻。剩下一面雕刻了一尊六朝佛像。为妻女虔诚求佛,十分伤感,饱含无尽怀念。
也许是悲伤太深,无意中打开了艺术之门。在此之前,边款向来都是阴文小字,没人以魏碑、阳刻入边款,更没人把六朝造像引入边款,悲恸之中,赵之谦手随心走,不顾传统,创造出了篆刻的新局面。
多年后,吴昌硕梦到亡妻,刻了一方《明月前身》,在边款上刻了亡妻身影,也是阳刻。赵之谦、吴昌硕之后,边款阳刻成为新的形式,印面的白文、朱文相呼应,篆刻艺术的形式、内涵、理论越加丰富多彩。沈惠强说,这一创举前无古人,在篆刻艺术史上有里程碑意义。
段晓东也最推荐看《餐经养年》。隔着玻璃,我望着150多年前这方印章,望着残留的不知何年月的印泥,仿佛看见了赵之谦的半生。
4、“印外求印”
展厅里有一个中年人,拿着手机挨个拍过来,记录每一方印的印面。这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也是该展览的学术主持戴家妙先生。他整理过《赵之谦尺牍》《赵之谦集》等。他最初关注赵之谦,就是因为赵之谦曾在他的家乡温州生活。
戴家妙边拍边说,赵之谦不光对中国艺术史影响深远,在日本也影响巨大,“眼前《为五斗米折腰》这方印就曾长期散佚日本。”单说篆刻上的成就,一个词归纳,就是这一单元的标题“印外求印”。
作为传统文人,赵之谦在学问、书画、篆刻上都有成就。学问上他崇尚乾嘉汉学,具有金石学素养和文字学视野,由此关注到摩崖、镜铭、砖瓦、钱币上的文字,以这些入印,赵之谦走入了一个多元、开放、动态的印风体系,也让他名副其实地“为六百年来摹印家立一门户”。
钱君匋先生曾指出,清代篆刻分皖、浙两派,前者有何震、程邃、巴慰祖等,后者有丁敬、黄易等“西泠八家”,“皖浙两派,都是取法秦汉玺印的。”清中期又出现了自创一派的邓石如。在这些大家称雄的同时,赵之谦崛起。
他继承了扬州八怪的创新精神,“具有先行意义”。钱君匋说,在邓石如以小篆、碑额入印的启发下,赵之谦把篆刻艺术取材的源泉更加推广,钱币、瓦当等凡有文字可取法的,无不采入印中。他综合皖浙两派之长,“无论篆法、结构和运刀,都超越过去的大家丁敬、邓石如等人。”加上款识上的创新,赵之谦开创了篆刻艺术新时代,对后来吴昌硕、黄牧甫、齐白石等人都有影响。
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尤其高,但谈他的艺术成就,不能就篆刻谈篆刻,他把书、画、印打通了。以绘画为例,第二展厅“绘画”入口第一组就是《花卉四屏条》,也是钱君匋先生的旧藏,来自君匋艺术院。
其中《太华峰头玉井莲》,钱君匋评价是“以篆刻入画”:以书法入画,古代已经有了;以篆刻入画,赵之谦是第一人。画中三根莲茎亭亭玉立,约1.7米高,两根直上直下,玉柱擎天,另一根斜插其间,达到新的均衡,“化板滞为灵活”。这幅画的构图,轻重疏密,是典型的篆刻布局。沈惠强说,站在这幅画前,人在高高的莲叶之下,有超出尘俗之感。
5、尾声
刻完《餐经养年》之后,赵之谦在北京、杭州之间辗转8年,潜心治学。1873年,他受邀到江西主持修纂《江西省志》。也是在这一年,46岁的赵之谦续娶了江西休宁陈氏,儿子同年出生。赵之谦又有了家。
修完《江西省志》,赵之谦先后任鄱阳、奉新、南城知县,度过了相对安稳的十年。1884年,30岁的妻子过世,同年中法战争爆发,法国海军侵犯福建沿海,为提供后勤补给,赵知县劳累过度,病死于任上,享年56岁。夫妻双双去世,留下了年幼的儿子,浙江、江西的好友出钱,将灵柩送到杭州,葬在丁家山。
距赵之谦墓西北2公里是孤山,20年后,西泠印社诞生。
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是赵之谦好朋友魏锡曾的外孙。赵之谦去世后,作为“海派艺术”的先驱,中国艺术史上一个蓬勃的新时代开始了。
参考文献:
钟桂松,《钱君匋画传》,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
钱君匋著,钟桂松编《别出心裁》,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
钱君匋,《赵之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钱君匋,《钱君匋论艺》,西泠印社,1990年
钱君匋,《艺术与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