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娱乐热点 > 正文

牌坊 永远抹不去的萧山乡愁

文章来源:萧山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4-03 20:19:49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萧山古牌坊存留不多,大致分三类,一类是功名坊,一类是贞节坊,一类是德政坊。也有一些寺庙宫观用牌坊为山门,如湘湖“城山怀古”牌坊,是越王城山上城山寺的山门;有用来标记地名的,如义桥镇牌轩村,因村中原有进士牌坊。

牌坊存在于世,自有它的道理,也符合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单从文化艺术而言,牌坊的存世,那是先人给我们的恩赐。

一块石头锁住了女人的青春

萧山保存最完好的牌坊——节孝承恩坊,位于义桥镇新坝村,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牌坊占地面积95平方米,用花岗岩、青石雕刻砌筑,三间四柱五楼,歇山顶,面阔8.3米,高9米。该坊是“贞节牌坊”,分三层。下枋刻有“奉旨旌表已故儒士倪润妻金氏”。上枋刻11位官员职位、姓名及建造年代;第二层额枋上刻“节孝承恩”四字;牌坊顶部正中有一块立匾,匾上刻有“圣旨”两字。牌坊建筑用材讲究,结构紧密,式样美观,采用浮雕、透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工艺精湛,技法娴熟,保留了清代早期的建筑艺术风格。

这座建于清雍正八年七月的牌坊,是皇帝御赐给倪润之妻金氏的,以表彰她的气节、孝道和睦邻。倪润是一名商人,他离世时妻子金氏才29岁。到76岁去世,她一生没有再嫁,一直尽心尽力照顾培养自己的儿子,最后她的儿子当上了官员,去江西做了县令。金氏和周围邻居和睦相处,实际上她的言行起到表率的作用,所以由当时各级地方官员层层上报给雍正帝,雍正帝批准建造牌坊。牌坊顶端清晰可见的“圣旨”两字,代表的是它在牌坊中的等级。“牌坊是节孝,是荣光/也让一个盛世美颜的女子/赌上一生的幸福/艳丽的生命和年轻的光泽/在冷冰冰的石头面前/毫无美感可言/金氏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没人知道她的苦/五十年的守寡/多少有点残酷/也正因为这样的残酷/她的爱才能走过几百年。”义桥本地诗人写过这样的诗句,古人的价值取向锁住了女人的青春和梦,让她们心甘情愿地孤独。

据当地人讲,在“文革”中,牌坊也受到了冲击,被当作“四旧”。当时的村支书很有智慧,也很有担当,为应付造反派的纠缠,命人在牌坊的底座敲了几下,把敲下的小石块拿给造反派头头看,说已经处理过了,这才躲过一场危机。

上世纪末,杭州园林处两次与村里商量,欲买走牌坊,但村里人坚决不答应。2019年,新坝村对牌坊周边的9户民房,实施了拆除,对牌坊周边环境进一步优化,从而建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牌坊主题公园。

新坝村的保护者是有智慧的,也是有抵御诱惑的能力的,他们都是值得后来人,抑或是外乡人崇敬的。

十里埭上黄,旗杆多如讨饭棒

“十里埭上黄,旗杆多如讨饭棒。”说的是史家桥村文笔峰脚下北侧的“甲科济美”石牌坊,这是萧山现存唯一较为完整的科举功名坊。南宋绍兴年间,埭上黄一带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到明清两代出举人29人,其中进士10人。明嘉靖四十年,为表彰当地史家桥村的黄九皋等考中进士,由当时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胡宗宪负责监督建造了“甲科济美”石牌坊。该牌坊三重(檐)四石柱三门结构,顶部刻有“荣恩”两字。而“甲科济美”四个楷书大字,据说是吏部郎中孙学思所书。孙学思是湘湖孙氏族人,任上为家乡做了不少事,如建跨湖桥,写湘湖咏怀诗。牌坊之上雕了诸多精美图案,印象最深的是牌坊上刻了许多同为黄姓学子的名字,可见当时黄姓家族的鼎盛。

据说这个“甲科济美”的石牌坊,有一个“牌坊抬过河”的传说故事。石牌坊原来位于河北,自风水先生择地建造牌坊后,埭上黄一带外出做官的人越来越多,他们的妻子却在家独守空房。于是,这些女眷找到风水先生请求帮忙。风水先生对她们说:“若要做官的丈夫回家,除非把石牌坊抬过河。”牌坊很重,怎么能抬过河?最后女眷们想出了办法,在石牌坊的北面新挖了一条河,把原来位于牌坊南面的旧河填平,这样牌坊就给“抬”过了河。过了不久,她们的丈夫纷纷丢官回家,虽然实现了夫妻团聚,但也失去了风光。不知这些女眷后悔了没有?

这个故事,我从小就听老一辈人说过。500多年前,我的先祖就是史家桥埭上黄人氏,他们怀着对未来的向往,徒步走向三江口边的罗墓村,这一走,再也没有离开。他们把唐音与宋调、唐风与宋韵带到了三江口的渔浦,从此,渔浦就有了几百年流淌的诗意。

埭上黄黄九皋是工部主事,职业所关,因而对家乡一草一木了如指掌,也非常关心,尤其是西江塘水虐危害甚大,故而他不辞劳苦多方考察,发表了《论西江塘五害》之论文,为明清两代乃至今日萧山更治水利提供了论据。黄家大桥位于黄家章村路平自然村西部,跨埭上河,五孔四墩石梁结构,是黄九皋独资重修的。另重修贺知章建造的仪方桥,并更名“思家桥”。明朝常有倭寇侵扰,为护民安全,黄九皋帮助知县施尧臣建造萧山县城,并增设文明门,俗称“小南门”。不但保护了城内居民,而且大大地方便了城外百姓,西南片的人可不渡潘水进县城。在抗倭统帅胡宗宪的帮助下,表彰黄九皋为主的黄家多人中举的“甲科济美”石牌坊得以建成,它是我们萧山科举文化的象征。

节孝承恩坊和“甲科济美”牌坊,这两座牌坊,保存完好,功能不同,是萧山难得的建筑“活化石”。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