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在古色古香的闲林老街,一座灰墙黑瓦的二层小楼,不时有居民进进出出。这里是余杭区闲林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也是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所在地。
联络中心站实行“站”“点”一体化运行,全面推进规范化建设,依托“一堂一廊一站”三大阵地,选民群众和人大代表越走越近、越来越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林下”实践也愈加丰富多彩。
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康复服务
“区里的特殊儿童康复训练机构比较少,有的家长要每天带孩子跑到市区去做康复,大人和小孩都很辛苦。大家都盼着家附近建一个康复机构,费用能更优惠一些,希望人大代表帮忙呼吁一下。”
在闲林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接待选民的章霞萍,手机上弹出了一条特殊儿童家长扫码反映的问题。章霞萍是余杭区人大代表,北山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她把这一问题上报给余杭区人大常委会闲林街道工委,并着手开展调研。
章霞萍去余杭区残联了解情况,深入特殊儿童家庭走访,还到辖区内的蓓爱童年儿童成长中心等民办机构调研。“闲林街道持证的特殊儿童有40多个,家长得常常带着孩子们去拱墅、西湖、滨江等做康复训练,最远的坐车来回要4个小时。而且一年不间断开展康复训练,最少要花费10万元,多的要15万元。”章霞萍说。
在余杭区人大常委会、闲林街道人大工委的积极推动下,章霞萍等人大代表联络区残联等相关职能部门、特殊儿童家长、民营康复机构,在代表联络中心站开展了多轮的专题“林下议事”,最终确定由政府和民营机构合作办学,打造一家普惠型的康复机构。后来,历时3个月,闲林街道特殊儿童康复之家在蓓爱童年儿童成长中心揭牌,全区首个镇街级特殊儿童康复之家正式落地。有闲林街道户籍的特殊儿童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兜底服务,购买机构服务还有7.5折的优惠。
这是闲林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及时回应群众诉求的生动缩影。“有事情找代表”“有问题去代表联络站”,已经成为附近居民群众的习惯。
让基层群众声音直达立法机关
余杭区人大代表、浙江工人日报社主任记者章慧芬,既是代表联络中心站的驻站代表,也是闲林街道的立法信息联络员。
每次参加法规草案意见征集工作,她都要到联络中心站外的“林下听语·民情廊”坐一坐,问问老百姓的意见。章慧芬三言两语,让他们打开了话匣子。“如果后续大家还有其他意见,可以在公告栏扫码提交,我们都会整理上报。”她爽朗地说道。
针对法规草案的不同,她会找到相应的职能部门、法律界人士和市民群众听取意见建议。比如,在《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草案)》征集意见时,章慧芬在充分听取数字外贸企业和省市相关部门建议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细化部门职责和删除安全审查条款的意见。
3月29日,《杭州市数字贸易促进条例》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批准,于6月1日起施行。章慧芬提交的2条建议都被采纳。
她说,这些年对开门立法、民主立法有了更真切的感受。通过一个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这件“专业事”变成了人民群众的“身边事”。
截至目前,闲林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已经开展“线上+线下”的立法意见征集活动59次,收集立法社情民意1602条,参与立法草案征集14部,共整理提交意见建议424条,被吸收26条。
值得一提的是,闲林街道人大代表联络中心站设置“林下说法·大讲堂”,为选民群众提供法律法规宣传及咨询服务。今年以来,“林下说法”已经开展了5场法治宣传讲座。
余杭区人大常委会闲林街道工委主任陈锦秋表示,联络中心站将持续推进“1+2+N”选民接待,深化“1155三联工作法”,完善选民建议办理流程机制,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闲林落地生根。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