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出门赏景、花鸟为邻、山水为伴……漫步锡城,流水潺潺鱼翔浅底,公园绿地星罗棋布。今年1—8月,我市生态环境质量再上新台阶。蓝天“颜值”更高了:PM2.5平均浓度为27.5微克/立方米、全省第二;碧水“底色”更靓了: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达Ⅲ类、总磷浓度下降15.1%。这张漂亮的成绩单背后,是无锡对守护蓝天碧水净土一如既往的执着与坚守。
铁腕治理 唱响动人“太湖美”
“快来看,河里长了一片树林,一眼能看到水底咯!”秋日美景倒映在梅梁湖清澈如镜的湖面,繁茂的水草随波摆动。很难想象,眼前水体透明度达80厘米、水生植物覆盖率达67%的湖湾,曾是一片淤泥堆场,过去时常恶臭连连。
在梅梁湖下人工种植水草,是无锡科学治太的一个缩影。市太湖办人士表示,在新一轮太湖治理中,我市始终坚持“减外源”,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入湖;坚持“清内源”,持续清淤降低河湖内源污染;坚持“扩生态”,构建环湖生态消纳圈,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坚持“转绿色”,通过转型升级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绿色化。
今年以来,围绕生活、工业、农业、湖体“四源”共治,我市走出一条“内外兼修”的治太之路。其中,太湖治理重点项目已完成22个、在建139个,完成涉磷企业整治7446家,农村生活污水新改建工程开工171个、完工72个,1.2万亩养殖池塘综合整治工作进度超65%。太湖、滆湖、蠡湖分别完成生态清淤100万立方米、155万立方米、61万立方米,一体化清淤装备平台投用以来清淤量超35万立方米,累计打捞藻水27.8万吨、水草3510吨、产出藻泥7042吨。蠡湖7大类43项水环境整治工程接续推进,680条美丽河湖已建成481条,598条整治河道水质优Ⅲ比例达73.2%。
协同攻坚 让污染“无处遁形”
6月19日至7月15日,无锡连续出现27个“优良天”,市民朋友纷纷在微博、微信上“晒”出自己看到的蓝天白云,希望能一直留住这样的“水晶天”。通过一系列专项行动,我市高水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来到K11全电工地施工现场,只见高压喷淋设施有序作业,阳光下水雾弥漫,空气中闻不见灰尘味和柴油味,一辆又一辆“绿牌”重卡陆续经过干净整洁的通道。纯电多功能环卫车、防尘降噪洗车机、密目网……全力保障施工现场“不扬尘”。根据测算,整个施工阶段电动机械的使用,预计减少柴油消耗量66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36吨。如今,像这样的“全电工地”,无锡已有近10个。
“这棵菜的生长过程非常‘绿色’,我们全程都使用自己生产的有机肥。”在江苏神力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态农场内,公司负责人随手拔起一棵紫甘蓝介绍道。作为从事环太湖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基地,这家“无废农场”除了用有机肥代替化肥以外,还在全园实施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总施药量较以往减少31%。如今,像这样的“无废细胞”,无锡已有189个。
餐饮油烟治理、城市深度保洁、池塘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对官渎港等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污染源排查……协同攻坚下,无锡的蓝天白云更多了,清水绿岸更美了,生态环境更友好了。
创新举措 环境治理“长本领”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搭建数字化监管系统,强化绿色金融服务……翻开无锡环境治理能力提升的生动“答卷”,一项项治理举措扎实有力,一个个创新举措可圈可点。
提升固危废处置能力,打造“爽心悦目”环境。随着小微企业危险废物收储平台应运而生、共享式治“废”绿岛逐步推开、江阴秦望山国家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蚀刻液资源化利用等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全市首座活性炭再生中心顺利点火运行,我市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驶上“快车道”,为完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点“绿”成“金”,拓宽“两山”转化路径。目前,我市已有5个EOD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金融支持项目库,5个入选省级EOD试点项目,数量全省第一。积极推广“环保贷”“环保担”“环基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境内外发行绿色债券类产品总规模累计达152.9亿元。推进环责险“无锡模式”,累计参保企业超过1.7万家次,累计承担责任风险147亿元、保费收入2.2亿元,全国地级市排名第一。
久久为功,方得始终。无锡将继续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不断擦亮绿色发展底色,绘就山水人城相融的秀美生态画卷。(陈菁菁)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