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再过几天,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梁廷波将前往北京参加全国两会。作为一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的管理者,同时又是一名临床医生,梁廷波此行参加全国两会,将带去关于加快、集力、提级高质量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议。
为了更好地完善建议,这段时间,除了做好日常医院的管理、临床工作外,梁廷波抽出时间,到浙大一院山海提升工程结对医院,其他协作医院及浙大一院医疗帮扶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浙大一院江西医院走访、调研,听基层医院发展的难点和痛点;了解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给基层医院和当地百姓带来了哪些便利,还需要哪些改进;大医院如何进一步“小手拉大手”;如何培养提升基层人才能力……
梁廷波表示,我国有700多家三甲医院,承担着治病救人的“顶梁柱”作用,但和国外相比,即便是国内顶尖的三甲医院,与国际医学中心还存在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于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太少。
“不少医疗技术的原创不是我们,新药的研发不在我们,发达国家的医学中心规模效应在国际医学科技竞争中居于强势地位,同时垄断了全球70%以上的创新药物与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形成对我国医学科技领域‘卡脖子’式全方位压制。”
梁廷波透露,此次他的代表建议内容为,建议在目前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中遴选5家左右,以国际知名医学中心为标杆,全速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建设。这些医学中心,能代表世界医学发展方向,能解决人类重大疾病、突发疾病的诊治能力。通过“面上追赶、线上并行、点上突破”的策略,在未来5年、10甚至更长时间,逐步实现国家医学中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能在国际医学中心舞台上拥有重要地位。
据了解,作为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当下,浙大一院正紧锣密鼓,以基建项目为牵引、以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医教研为主线,加大基础研究和临床合作为改革突破点,不断提高科研人员占比,推动医工信等交叉行业集群式发展,高质量创建国家医学中心。
梁廷波认为,相较于传统医院,国家医学中心瞄准的是全生命链条,以医院为核心,前端连着基础研究,后端连着转化应用,只有把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打通,把治病救人和基础研究紧密结合,让基础研究科学家和临床科学家共同融合,才是医疗创新的必由之路。
“国家医学中心的使命是,不但会治病救人,还要会研究,研究新的治病救人的方法,研发新药、新设备,解决目前临床无法解决的问题。”梁廷波强调。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