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教育资讯 > 正文

人口减少85万,我们怎么办?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01-18 07:59:00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欢迎您! 

☆ 江南网 ☆欢迎您 

昨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2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即近61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但是,这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和历史上的人口减少不同,这次是结构性的,换句话说就是:这是全球大势,不可逆转,接下来一个时期,我们的人口可能会一直减少下去。

我们常说自己是人口大国,有巨大的人口红利。人口持续减少,对我们来说有何影响?又该如何应对?

历史上的人口负增长

每当人口问题成为热点话题,就不得不溯源中国人口发展史。

梳理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所著的《中国人口发展史》可以发现,数千年来,中国人口几乎遵循着指数增长模式。其中偶尔也会出现负增长的现象,多是因瘟疫、饥荒、战争、朝代更替等带来的人口的短期缩减。

在天灾人祸之下,人口减少的速度要比人口增长的速度快得多。人口“大落”的速率最高可达100‰,这意味着百年休养生息累计的人口,可以在一场一二十年的战乱中损失殆尽。

1208年,蒙古进攻金和西夏前夕,金、夏境内人口总数在5500万-6000万之间,经过26年蒙古铁蹄的蹂躏,人口只剩下1050万,数量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在中国人口发展史上极为罕见。

1960年、1961年也曾发生过人口出现负增长。这是因为 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致使人口死亡率突增,出生率锐减。

回顾中国古代两千年的人口数据,中国人口数量呈现阶段性大起大落,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

中国历史人口的增长经历了六个阶段,但增长幅度并不均衡,第二三阶段人口翻番共需1300年,第六阶段人口翻倍只用了40年。

三次“人口生育高峰”和“计划生育”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改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在短时间内出现倍级增长。

1949-1957年的八年间,人口净增1.05亿。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的“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

此后,陆续出现了两次“人口生育高峰”,分别在20世纪70年代初,年平均出生人口达到2688万人,8年净增人口1.57亿;以及20世纪80年代,十年净增1.43亿,平均年增长人口1584万。

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高速增长带来的压力,使人口控制已迫在眉睫。

1971-1980年,全国总人口增加到9.87亿,净增1.35亿,超过了第一次生育高峰时期的净增人口。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到了战略高度,计划生育被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的措施更加严格。

有点年纪的读者可能还记得1990年央视元旦晚会上宋丹丹、黄宏的小品《超生游击队》,在引人爆笑的同时,让计划生育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加强和完善,人口的高出生率得到控制,并持续稳步下降,中国人口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编:博杰
 

 

    匿名评论
  • 评论
人参与,条评论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