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鸡芯片” 拓宽“致富路” 市农科院“老中青”团队与“五黑一绿”的故事

2025-02-02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富阳区新登镇双江村的青山绿竹间,2000多只“黑不溜秋”的乌骨鸡正“期待”它们的“喜事”——总面积2500平方米的新鸡舍已初具雏形,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入使用。

双江村的这个养殖场,是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的一个种鸡繁育场,也是该院重要的乌骨鸡示范基地。去年,市农科院开始对其进行改造升级,升级后的新鸡舍将更符合科研管理、防疫、环保等种鸡标准化养殖和保种需求,确保鸡群健康,提升生产效率及动物福利。

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地对乌骨鸡做研究?这得先从乌骨鸡的好说起。市农科院畜禽研究团队成员王欢欢介绍,乌骨鸡在我国饲养历史悠久,具有补肝肾、益气血、治消渴等功效,是非常重要的药食兼用鸡种,但传统地方乌骨鸡品种往往个体较小、生长速度缓慢;产蛋、产肉性能较低;品种的均一性差,不能满足商业化开发利用的要求。乌骨鸡科研的目的,既是为了保种,对优质种质资源进行保护,也是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选育更好的品种,丰富品种资源,满足市场需求。

市农科院畜禽研究团队是从2010年开始乌骨鸡的种源收集的,在江山乌骨鸡、东乡绿壳蛋鸡等十多个优质种源筛选基础上,2016年正式启动乌骨鸡新品系选育工作。选育过程中开发分子标记、大数据育种等方法,结合基因组信息,建立综合指数进行乌骨鸡家系和个体选择。目前已选育出黑色素、肌肽等功能性成分含量高,肉质更加鲜嫩,鸡蛋品质优异的优质乌骨鸡品系。因其具备黑羽、黑肤、黑骨、黑脚、黑内脏这“五黑”,生产的鸡蛋为绿壳蛋,团队又将其取名为“五黑一绿”BG系。

据悉,该品系现已在桐庐、富阳、临安等地推广应用,虽然价格要比普通鸡高出15%,但因为其具有营养价值高、品质好的特性,仍深受市场喜爱。

科研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育出一代代好鸡,实现新时代的“吃鸡自由”,市农科院畜禽研究团队一直在努力。这是一个由9位博士、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团队,年龄跨度从“60后”到“95后”,他们常与鸡群同吃住,上得了实验室、下得了养鸡场。

实验的每个阶段都有专人负责——王欢欢是个“80后”姑娘,在团队中负责育种;“60后”张伟武负责乌骨鸡的绿色健康养殖管理,一方面,通过绿色健康的养殖技术提高鸡的抗病率,另一方面,通过与该院中药材团队合作饲养“中药鸡”,提高乌骨鸡品质和效益;“95后”刘航则利用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提高数据的准确度,节约育种的时间和成本,加快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

“乌骨鸡、绿壳蛋鸡养殖成为带动共同富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王欢欢表示,团队将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优质品系的多样化探索,强化“鸡芯片”,拓宽“致富路”,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农业科研带来的福利。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