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浙江省首个重离子医学中心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内正式启用。该中心集“国之重器”“抗癌利器”等多个名号于一身,它的启用对肿瘤患者来说有什么利好?浙江省肿瘤医院相关负责人、重离子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接受本报专访。一问 重离子治疗有什么优势?之所以称为“重”离子,是因为与放疗中使用的电子相比,重离子治疗所用的碳离子质量是它的2万多倍。具体来说,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大约是12个原子质量单位(u),而一个电子的质量大约是0.00054858u,碳离子的质量大约是电子的22000倍。这种巨大的质量差异,使得碳离子在放疗中能更有效地传递能量,对癌细胞的杀伤力更强,同时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更小,所以特别适合用来对付癌细胞。在此基础上,经过同步加速器的转化加持,重离子束的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70%(约为每秒21万公里)。“大质量”加上“高速度”,使得用高速束流在抵达病灶前释放能量较少,抵达病灶时会瞬间形成名为“布拉格峰”的能量释放峰,实现对肿瘤的“定向爆破”。总的来说,就是能强力照射病灶区域,又不会“误伤”沿途正常细胞,从而实现疗效最大化。重离子治疗还有另一个重要优势:能很大程度上降低肿瘤复发的概率。肿瘤细胞的DNA是双链结构,像两条胳膊。传统放疗一般只能打断其中一条胳膊,癌细胞容易“错配修复”;加上不少肿瘤存在对常规射线不敏感的“乏氧癌细胞”,易引起肿瘤复发。重离子治疗重拳出击,能打断双链,击杀“乏氧癌细胞”,让癌细胞很难再启动修复。二问 重离子治疗是“全能选手”吗?目前,在日本已经有大量的前列腺肿瘤患者接受了重离子治疗,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术后生活质量都有惊喜。前列腺肿瘤患者的常规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一刀切”避免了后顾之忧,可患者往往会出现“漏尿”情况,尤其是老年男性,术后甚至要裹着尿不湿,大大降低了生活质量。如果前列腺肿瘤患者用重离子治疗代替手术治疗,可以较大程度规避术后的“漏尿”后遗症。除了前列腺癌,重离子治疗的适应证涵盖了大部分早中期实体肿瘤。另外,部分有并发症、处于中晚期的肿瘤患者,通过综合评估,同样可以采用重离子治疗,既能延长寿命又能减轻痛苦。据《2023浙江省肿瘤登记年报》,肺癌、前列腺癌、肝癌、胰腺癌位列浙江省居民十大高发癌种,这几类肿瘤都比较适合重离子治疗。但这并不意味着重离子治疗是“万能”的。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重离子治疗是放疗的一种,本质上是癌症治疗体系中的一个环节,手术依旧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全身广泛转移的晚期癌症患者,重离子治疗效果有限,只能姑息治疗。对于胸部肿瘤和腹部肿瘤患者来说,选择重离子治疗还多了一道门槛——呼吸运动管理。因为在人体的呼吸过程中,肿瘤细胞的位置会产生变化,重离子束在定点射击时容易产生偏差,所以患者在治疗前需要进行呼吸运动管理。如果不过关,患者也不适合做重离子治疗。三问 重离子治疗安全性如何?相比传统放疗技术中运用的X射线、伽马射线等,重离子治疗中产生的射线更猛,重离子对肿瘤细胞的杀灭性更强,且重离子束在治疗中发生的散射更少,相较其他射线来说,对周围正常组织的保护性更好,安全性更高。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配备的是华东地区首台国产重离子医疗装置,是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孵化的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更优化、更具安全性和先进性的重离子医疗装置。同时,该中心配备了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的医学物理师团队。团队中的医学物理师均为博士学位,专门从事重离子治疗的剂量计算、计划优化、质量控制等核心工作。他们在上岗前都经过了严格的培训——前往位于日本的全球前沿重离子医学中心接受系统培训,并赴甘肃武威、兰州、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深入学习。此外,该中心的临床医生、治疗技师团队也都是“高配置”:所有参与治疗的临床医生均为高年资专家,具备深厚的肿瘤放疗经验;所有治疗技师均经过系统化培训,具备国际先进的放疗操作标准。四问 治疗一般流程是怎样的?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建在医院主院区内的重离子治疗中心,患者可实现重离子治疗“足不出院”,极大地增强了就医的便利。目前,浙江省肿瘤医院已开设重离子治疗相关门诊,包括腹部、妇科、头颈、胸部四个肿瘤类别。在各重离子治疗门诊内,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评估,确定其是否适合接受重离子治疗;对于符合治疗标准的患者,医院将组织多学科诊疗(MDT)重离子治疗团队进行深入讨论,做出科学、精准的治疗决策;MDT通过后,患者可进入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正式进入治疗流程。特别要注意的是,患者在接受重离子治疗前,全流程精细准备的时间较长,从入院提出重离子治疗诉求到上机治疗,至少需经过两轮专家组讨论,因此对于治疗适应证的把握需要更加精准。五问 重离子治疗收费高不高?相较其他恶性肿瘤治疗手段,重离子治疗收费不低。重离子设备占据空间大,高精尖的设备昂贵。作为全国最大的医疗设备之一,重离子医学中心大楼分为地下二层、地上三层,包括了重离子设备用房及附属工艺用房、医技用房、保障系统等。在中心地下二层,一半的空间放置着重离子医疗装置,装置的主要部件为离子源、回旋加速器、同步加速器以及4个治疗终端。此外,设备的运营成本也非常高,一旦开启就不能停,一年的基础水电消耗就以千万级计算。受设备承载力限制,预计每天最多能接收100人次进行治疗,全年累计接待1000例病人。除了硬件方面的支出,还需配备专业的放疗医生、物理师等。记者了解到,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治疗的最终价格还在报批中,但可以肯定的是,价格同比其他地区有优势。浙江省肿瘤医院现已开设重离子治疗相关门诊,患者可通过“浙江省肿瘤医院”微信公众号查询。延伸阅读——落子杭州半山,对浙江意味着什么?“‘国之重器’落户省肿瘤医院并正式启用,不仅填补了我省在尖端肿瘤放疗领域的空白,也为浙江省肿瘤医院的高质量发展过程注入了强劲动力!”在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启用仪式上,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王仁元表示。中心为何会落子杭州半山?今后,对浙江,甚至对全国的医疗资源布局来说,意味着什么?攻坚克难 勇攀高峰刷新建设速度和性能等多项纪录攻克癌症被认为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制高点。近年来,浙江大力实施健康优先战略,持续推进“医学高峰”建设。早在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合作协议,其中明确提出要打造肿瘤放射治疗高地,推动标志性临床成果落地,提升全省医疗诊疗基础。在“委省共建、院省合作”的契机下,“国之重器”落子杭州半山。重离子医学中心的引入使用,很考验一家医院的专业能力。浙江省肿瘤医院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四所肿瘤专科医院之一,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连续五年获最优等级,正日益承担起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的社会职责。浙江省肿瘤医院所在地——杭州,是浙江省会城市,集聚了全省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对浙江乃至周边省市都有很强的辐射作用。把重离子医学中心建在杭州、建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内,水到渠成。重离子医学中心的建设虽困难重重,但浙江省肿瘤医院却跑出了项目“新速度”——医院党委书记程向东介绍,三年前,重离子大楼在这里破土动工,自启动安装至获批生态环境部调束许可仅15个月,刷新了国内碳离子治疗系统最短建设周期纪录。同时,束流强度、引出率、束流稳定性等核心性能指标均创历史新高,也是目前全球同类设备中性能最好的。中心的建立,为省肿瘤医院建设浙江省肿瘤医学高峰和高水平研究型医院夯实了根基,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民生福祉和生的希望。这不仅是省肿瘤医院历史发展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省肿瘤防治工作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国内一流 行业引领构建重离子治疗全链条生态圈以往,我省有重离子治疗需求的患者不得不前往外地,甚至国外接受治疗,费时费力又费钱。如今,浙江省肿瘤医院重离子医学中心的启用,将大幅改善这一局面,这也是对浙江一直努力实现“看病不出省”的积极回应。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谭蔚泓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中心的落成,是科技推动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见证,科技创新与肿瘤临床诊治紧密结合,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不只百姓受益,我省科教、人才一体化建设也将加速推进。程向东介绍,接下来,中心将整合医、教、研资源,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推动相关学科建设,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重离子医学中心。在人才配置、培养方面,中心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不断把技术人员送往日本、中国上海等重离子治疗技术最前沿的地方,学习先进的治疗技能和患者管理经验;另一方面,邀请日本顶尖专家担任首席科学家,大力引进学科带头人,在线上定期开展重离子治疗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活动。该中心的启用,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参与国际医疗领域竞争时也有了更多发言权。程向东表示,尽管日本开展重离子治疗已有二十多年,但因临床病例样本有限,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受限。如重离子治疗的适应证、治疗周期等方面,都需要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展开探索,这也是中心未来重离子医学研究的方向,力争在国际重离子治疗领域起到行业引领作用。未来,国产重离子的研发和生产基地、全国重离子治疗数据中心等也将落地浙江,形成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临床应用的重离子治疗全链条生态圈。此举将不断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推动浙江乃至全国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近水楼台先得月”,对杭州来说,重离子医学中心在提升城市医疗健康服务能级的同时,将助力加速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健康城市范例”和“健康中国示范区”,并在未来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