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上城区水湘社区一居民楼下的架空层,摇身一变,成了社区里最受欢迎的文化阅读空间;冬日的暖阳透过敞亮的落地窗,让午后的西湖区府苑新村·邻里阅读空间,呈现融融暖意;定期举办成人读书会、传统文化经典诵读、陶艺插花等活动的拱墅区和睦书·邻里阅读空间,近200平方米的空间里,随处可见“六和”文化……从城市到乡村,全杭州195家“邻里阅读空间”嵌入大街小巷,转角有了书香,为社区生活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内生力,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百米”正变得越来越畅通、有活力、有温度。11月26日12:00,水湘社区·邻里阅读空间的图书管理员忙着拆快递——为了增强亲子互动阅读区的趣味性和吸引力,这里将安装上适合儿童游玩的滑梯等设施。不断增添的新设施,让近400平方米的邻里阅读空间兼具时尚范与文化味,非遗作坊、书画社、有声读书墙等元素,记录了社区从菜地文化到如今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溯源,承载了居民的乡愁记忆。
今年81岁的赵天正老师,退休前是四季青小学的数学老师,如今成了街道、社区有口皆碑的书法老师。“我还年轻,今年18调个头。”赵老师笑着说,“去年3月27日开始在这里上课,一周为大家上一节大课,有三四十个学生呢。”尽管课程不多,可他每天都会定时出现在邻里阅读空间的书画社练习书法,担任“陪练”一职。赵老师凭借着扎实的书法功底、耐心细致的教学态度以及对书法艺术独特的理解,为书画社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一位正在练习隶书的退休阿姨说,“一有空就来书画社练字,写字很好,感觉心性都变得更加沉稳了。”说罢,阿姨拿起毛笔,继续专注地书写起来。“这幢居民楼下面原本是架空的,我们把这块空间利用起来后,变成了邻里阅读空间,现在很受社区居民的欢迎,早中晚聚集着不同年龄的居民。”同样位于上城区的红梅社区·邻里阅读空间,每天有一场故事会、每周有一次阅读活动、每月有一场儿童剧,向附近家庭提供可触可感的沉浸式文化服务,构成了“图书馆+家庭”的新型阅读场所。在城市的另一头——府苑新村·邻里阅读空间,则是另一番独特的韵味,大片的落地窗使得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进来,让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片融融暖意之中。邻里阅读空间悄然融入居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社区里一道别样的文化风景线。近200平方米的空间,由图书阅览区、青少年儿童阅览区、沙龙区、数字阅览区、书画区、文旅宣传服务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区组成,还为残疾人配备了轮椅。这个家门口的“小空间”,配置了少儿、文学、自然科学、历史地理等各类图书、报刊7000多册,阅读座位60多席,与全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小而美”新型文化空间,托起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作为公共图书馆体系的补充,邻里阅读空间以公共阅读服务为切入点,由杭州图书馆联动各区、县(市)图书馆创新打造,创新的服务方式和机制,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生活,尤其是老百姓身边的各个层面,从而打造了精神共富的社区载体,形成了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杭图模式”。目前,邻里阅读空间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杭州正积极打通公共阅读服务的微循环,进一步丰富“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