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运中繁忙的杭州东站。记者 李忠 摄2月22日,2025年春运正式落下帷幕。在这短短40天里,杭州市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14184.4万人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杭州也交出了“组织有力、运输顺畅、安全有序、服务到位”的高分答卷。当人们的“迁徙”需求与追求品质生活的期待交织时,这场一年一度的“大考”早已超越单纯的运输范畴,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治理能力的一扇窗口。
统筹谋划春运工作“一盘棋”协同推进春运保障,并非单兵作战,而是多个政府部门及社会机构高效协同。杭州健全完善“1+5+13+52”工作体系,通过市春运办1个市级专班牵头抓总,杭州机场、杭州东站、杭州城站、杭州西站、杭州南站5大交通枢纽紧密配合,13个属地政府守土尽责,52家春运成员单位协同联动,构建形成“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春运工作体系,确保指挥合署、工作合力、运输协同、信息互通、联动高效。市春运办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构建数据监测与信息共享体系,确保春运期间能迅速响应、协同作战。机场公司,东站、西站、城站、南站枢纽管委会互联互通,建立夜间疏运监测机制,每日统计夜间到达班次数及各交通方式人员输送情况;市春运办会同高速公路业主单位,每日报送高速公路运行和收费站进出情况,建立高速拥堵监测机制;市交通运输部门、市公安局、西湖景区管委会协作,建立景区交通运行监测机制;市气象局每日编排天气专刊,建立天气情况监测机制;针对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市应急管理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确保应急物资充足、应急队伍到位。此外,市春运办还印发了《2025年杭州市春运工作方案》《春运应急运力调度工作方案》,建立专班运行机制,保障春运期间各项任务有序进行、信息流通顺畅,有效提升春运服务质量和应急响应能力。
创新举措聚焦出行需求优化交通服务这些机制和工作,落地到实际运行中,是满满的温馨服务细节。这个春运,杭州东站数智赋能、创新网约车服务模式频频出圈。凭借新增国内首创的“室内北斗”网约车智能音频导航系统,杭州东站停车场仿佛被装上数字指南针:车辆刚停稳,LED大屏就跳出车牌信息;旅客动动指尖,手机导航就能精准引路。司乘匹配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整体打车效率提升25%。杭州西站网约车系统也在近期智慧升级,网约车驶入停车场就自动获取信息并输送至乘客候车区的智慧大屏。旅客只需依据大屏提示,便能迅速找到上车地点。高铁站打网约车从“车等人”到“人找车”的转变,是杭州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优化春运交通服务的一个缩影。更多细节不断打磨、迭代升级,温暖春运旅途。数字哨兵+人力调度,让需求即知即感、运力更匹配。春运期间,杭州95128出租车平台的春运保障微信群里,不时跳出列车抵杭时刻及客流量,负责人曹银州指着后台数据说:“有了这个,哪个时段需要多少运力,咱们能提前给出租车师傅‘通风报信’。”据介绍,杭州95128出租车平台与市铁路部门、三站一场等枢纽管委会紧密联动,提前获取较为精准的班次抵达时间与客流量,将客流到站数据通过车载终端传至出租车车载终端送达司机。“一方面提前告知,另一方面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发布实时运力需求,动员司机多往客运场站跑跑、多加班。”曹银州说。枢纽场站服务也持续提档升级。“不仅有躺椅,还有空调、饮水机、电视,在这里过夜很舒服!”每到夜里,杭州西站旅客过夜休息区灯火通明,暖意融融的室内和寒冷的室外形成鲜明对比。2025年春运,杭州西站迎来一年中旅客流量最为密集的时段,为了给广大旅客提供更舒适的过夜休息环境,杭州西站枢纽管委会对旅客过夜休息区进行了全新升级,配齐便民设施设备,落实公安驻守、人身保险等风险机制。让旅客“轻松游”,行李寄存服务大面积推广。市公交集团、市地铁集团在毗邻景区、交通枢纽、大型活动区域的站点共设置42个行李寄存点、398个柜格,春运以来日均寄存订单249单,有效解决了乘客行李携带不便的难题。乘客实现“下了飞机就上班车”。市长运集团联合杭州机场客运站开通“空地联运”客运班线,从机场直达家门口;推广“无忧畅行”服务品牌,旅客可根据定价自由选择拼车、包车,春运以来单日保障旅客达686人,较春运前增长40%,再创新高。假日里一向“人从众”的西湖景区,因春节假期交通组织方案的实施,平稳有序。春节期间,西湖景区启用了长假临时指挥部,在杭州市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办公,交通、公安、景区、公交等多部门强化协同联动,及时处置各类堵情和大客流事件。此外,西湖景区实行“单双号”、灵隐区域“限量”等管理措施,并延续“旅游大巴+公交”“小客车+公交”“网约车+公交”“地铁+公交”等换乘配套服务举措,白天平均延时指数均低于3.0,均值为2.2,同比下降12.4%。
护航疏运综合施策全路径保畅春运期间,让旅客和物资流动起来,疏运工作是重点。杭州市春运办牵头联动、综合施策,让春运路途畅通无碍。火车站、机场等交通枢纽的夜间疏运是难点,也是护航重点。2月3日至5日期间,杭州地铁在既有全线网延长半小时的基础上,延长至杭州东站的1、4号线和至杭州西站的19号线的末班车发车时间,最晚于次日凌晨1点15分发车。出租车、网约车是有力的应急补充。在杭州市交通主管部门的鼓励指导下,网约车平台企业启动应急动员预案,出台了企业免佣、接单奖励等措施,专项激励网约车司机参与接站服务。据悉,每天地铁停运后,4大铁路枢纽出租汽车分担率达50%以上。兜底保障则依托公交。2月2日至7日期间,每天深夜0点至凌晨4点,杭州公交在杭州东站、杭州西站每15分钟安排1辆车,有效加强夜间兜底保障。高速公路的通行保畅一如既往,相关举措不断深化,“阳光救援”机制在杭州首创,向浙江全省推广。春运期间,杭州交通运输部门在深化“一路四方”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全面启用统一规范的高速公路“阳光救援”,即高速救援拖车免费,对停留在主线上的故障车辆、事故车辆,高速公路经营单位会及时免费拖曳、牵引至最近出口外的临时停放处。同时,春节假期8天,杭州辖区高速对没油、没气、没电车辆也全部实施免费救援。相关数据显示,春运期间共开展免费施救5488起。这一机制经浙江省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倡议、全省30家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响应,被推广至全省所辖高速公路路段。春运虽已落幕,服务没有终点。接下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市春运办)将巩固提升春运成果,优化长效服务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安全、便捷、温馨的高品质交通运输服务。
春运路途 有他们的守护从交通枢纽辐射到西湖景区、从“走得了”升级到“走得好”、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服务”,杭州春运图景的闪光之处,在于机制、举措的筹谋规划,更在春运人的暖心守护。让我们倾听他们的故事,透过一个个微小的镜头,见证交通服务从“保障基本出行”向“提升幸福体验”的跃迁蝶变。
高速我们快一秒 安全就多一点保障1月29日清晨7点,天色还没大亮。许丽星裹紧深蓝色工装踏上通勤班车,前往浙江省交通集团萧山拯救大队所前站点。作为有着20余年救援经验的“老兵”,他与同事完成交接后,驾驶巡逻车驶入杭金衢高速的车流中。“从次坞收费站到下沙南,再转回来,巡逻一圈大概90公里,两小时左右。”许丽星告诉记者,春运期间车流量大,巡逻主要是看看路面有无抛撒物、有无突发状况。处理抛撒物,必须争分夺秒。先通知值班室,待后方预警车辆到位后封道,再根据抛撒物位置多人同时处理。“我们快一秒,安全就多一点保障。”许丽星说,“一般接到通知后,10分钟到位、一两分钟处理完毕。”及时对抛锚、事故车辆实施免费救援,在杭州乃至浙江的高速路网已成常态。“主要是保障高速公路行车安全。”许丽星告诉记者,春节假期,对没电、没油、没气的车辆也免费救援,把新能源车拖至充电桩后,队员们总会习惯性地等一等,看看车子能不能充进电、是不是麻烦都解决了,“一路平安最重要!”
地铁火眼金睛 守护城市“动脉”深夜,杭州地铁7号线隧道里,李旭升和同事们“悄然登场”,开启了地铁轨道线路检查,守护城市“动脉”。李旭升是杭州地铁探伤工班的一名轨道维修工。“探伤就像是给轨道做‘CT’,显示器上的数据能直观地反映钢轨、焊缝以及尖轨岔心等特殊部位的情况。”李旭升告诉记者,探伤中,仪器上任何一个微小的波形变化都不能放过,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层次的隐患风险。春运启幕前,他们已把所负责的区域轨道仔仔细细地检测了一遍,对于发现的问题也第一时间处理完毕,“保障春运期间地铁列车的顺利运行。”春运期间,他们也没有丝毫的放松。“地铁列车运营时间延长了,留给我们的时间也相对变短。”李旭升告诉记者,探伤小队6人一组紧密配合,每天的探伤进度依旧保持在1公里左右,任何细微的轨道伤损都逃不过他们的“火眼金睛”,“能为市民游客的安全出行贡献自己的力量,感觉很棒。”
公交把每一个夜归人 平安送到家2月13日晚11点,杭州公交“老司机”陆健来到杭州东站西广场公交场站就位,一壶浓茶是他夜间工作时的装备。今年春运,为保障高峰期大型交通枢纽的客流疏散,地铁和公交均延长了运营时间,其中公交车成为杭城重要交通枢纽疏散的兜底保障。从深夜0点开始,陆健就要驾驶着8028路公交车,把每一个乘客平安送到家。这是陆健参与春运夜间保障的第二个年头,很多事不用车队长嘱咐,早已刻在心里。车上行李多,陆健会把车子开得更稳当些,避免行李滑动;每到一个站点,除了固定的语音播报,他也会喊几声,补充附近的标志性建筑、场所等,以免有人错过站。春节假期结束后的那个双休日,以及元宵节刚过的那两天,是返程旅客最多的时候,陆健说,作为夜班司机,看到这么多乘客能顺利坐上车时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觉得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景区西湖无小事 服务更要有温度1月29日凌晨,路灯在薄雾中晕出朦胧的光圈。杭州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西湖风景名胜区大队大队长陈勇斌裹着棉衣制服,跺一跺冻得有点发麻的脚,站在北高峰缆车口处附近,劝说着从灵隐“烧头香”出来准备回家的人们:“打车肯定难打的,走个100多米坐公交车先出去再说嘛!”自2022年来到西湖风景名胜区大队,每个除夕夜陈勇斌都留守景区:“景区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春运40天,其中春节假期和周末是关键节点,我们全员上班。”西湖边游人如织,需要更有温暖的执法和服务。春节假期,西湖风景名胜区大队在北山街西子驿站、西泠桥、苏堤北口、苏堤南口、净寺等出租车网约车上下客点驻点执勤,并对灵隐、龙井等区域实施流动巡逻:“尽量减少出租车网约车拒载、挑客,也让黑车没有空隙可钻。”他们也是万能的“救火队”。正月初五凌晨3点多,一位年轻妈妈因孩子发烧急得火烧眉毛。“那天正好是北高峰周边客流最大的时候,打车肯定是难的。”接到求助,大队副队长何翔第一时间呼叫队员从前方路口拦了一辆出租车上来,“很快就接上了这对母女。”帮走散老人联系子女,替摔跤游客紧急包扎,甚至给哭闹孩童变出棒棒糖……他们说:“只要能帮上忙,就很开心。”
不仅指挥疏导 更要服务群众断桥,是西湖景区最热门的景点之一。新春伊始,即使天公不作美,断桥附近市民游客依然摩肩接踵,这也给路口疏导工作带来巨大压力。断桥岗看似热闹非凡,实则无比紧张,稍有懈怠就会导致行人滞留在斑马线上,抑或车辆拥堵占用行人通道,“绿灯亮了,大家抓紧过马路”“去灵隐寺可乘7路公交车”“坐游轮请向前步行200米”……一声声嘹亮哨响、一次次指挥引导、一句句细心解答,西湖景区交警大队女子铁骑队队长李雨杭聚精会神,在指挥疏导、服务群众工作上下足了功夫。一站4小时,李雨杭却没有丝毫懈怠,她的这份坚持与奉献,成了景区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