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这个小山村 正月里好戏连台

2025-02-14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2月13日,西湖区双浦镇小叔房村的好戏唱到了第七天,戏棚里仍挤满观众,叫好喝彩,热情不减。“一天唱两场,连唱九天,我提前一小时就来占座。”附近老沙村的戏迷许炳农每天都来,场场不落下,“这个年算过圆满了。”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双浦镇就有正月里请戏班唱戏的传统。“去年开始,我们村恢复了这个传统,由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村民出资请戏班子,回馈乡亲。”小叔房村党委委员葛海彬说,大家高度一致选了越剧。

戏台是临时搭的,就在村委南边的广场上,外面围了青绿色的遮雨棚,里头搭台子,台下有300多个座位。每日的首场戏于午后1点开始,今年该村的社戏牵头人葛国祥不敢松懈,早上7点就赶到了戏台,洗扫场地、摆放座位,为当日演出做准备。

葛国祥今年邀请的是绍兴南燕越剧团的戏班子,一行30多人,吃住就在戏台西边的文化礼堂。“第二场演完已经晚上10点,住在戏台子边上能多挤出些休息时间。”该越剧团团长杨飞燕说,每日排戏不同,行头、妆容都得一早起来弄。

戏目自然有讲究,首日开场戏必须寓意好,比如《金殿认子》,最后一日必有包青天,意为铁面无私,为观众祈福保平安。“其余的戏,由出资的村民来选。”葛海彬说,这两年正月,小叔房村热闹极了,把十里八乡的戏迷都吸引来了。

当日下午的戏叫《碧玉桃花》,改编自民间戏本。中午12点,观众陆续进场入座。本村村民葛素芳是老戏迷,有经验,选了第三排中间的位置,视野正、距离近,喇叭声音正合适。来晚的人只能站着看戏,开场前棚内外都围了几圈人,有人踮着脚伸着脖子想再挤近一点。也有人拖家带口来感受氛围,本村村民葛高明就把孙子扛在肩头,老少同乐。“有一天戏里有孙悟空,小朋友就爱看他舞弄棒子。”葛高明说。

山村小小戏棚里,一片火热景象。葛国祥发现,这两天周边来的观众越来越多,甚至有富阳的戏迷跑来过戏瘾。“戏开场了也没得松懈,人多了要维持秩序,还得准备茶水,服务群众。”有意思的是,作为牵头人,葛国祥并不是戏迷,“儿子是出资人之一,自己来当义工,听了那么多天倒也听出味道了。”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