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文化+科创” “古镇+田园” “一桥+一墩”
家住塘栖镇西河村的王大伯,这段时间一有空就回去家附近的运河边走走,因为沿着运河蜿蜒,一条平坦时尚生态的绿道已经蛮有样子。
“以后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散散步走走路,很惬意,而且听说一路还有几个大公园要建,这样我们乡下一点也不比城里差啦。”
王大伯所说的这条绿道,就是临平大运河郊野绿道,从崇贤绕城高速与拱墅区交接开始,一直到运河二通道边界,共涉及崇贤、塘栖、东湖、运河四个镇街。
这条长达29公里的绿道,就是去年10月30日挂牌成立的临平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委会、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委会的一大建设重点。
“文化+科创”
这是临平大运河科创城 让文化成为生产力
知道“临平大运河”吗?不少人估计乍一听到这个词会有些不解。
2021年4月,杭州行政区划调整,临平新区成立。
同年10月30日,临平区挂牌成立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暨大运河科创城建设指挥部、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委员会、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以公园建设为契机,打造大运河科创城,承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科创要素,补齐科技和创新领域短板。
大运河科创城范围为塘栖镇、崇贤街道,近100平方公里。“这块区域具备运河文化和科技创新的双重基础,我们重点聚焦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文化+科创双赋能,让文化变成生产力。”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塘栖镇是江南运河名镇,自然不缺运河文化,临平还有产业空间优势基础。“在历史发展中,塘栖和崇贤都是当时较早繁荣工业产业的区域,丝织业、金属加工业、码头业繁荣。”大运河科创城建设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工业起步早但没有紧跟时代发展,科创城可以在这些产业基础上‘腾笼换鸟’,对存量空间进行有机更新。”
也就是说,大运河给临平留下了产业基础,也留出了产业空间。这片区域,西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南承接城东未来智造区,具备很大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时代机遇下,大运河(临平段)被赋予了全新的功能与期望。她的未来将如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临平段)核心区块城市设计及概念设计方案》便是解答:以“科创文旅融合链,打造古镇产城旅融合实践模型”为核心区发展定位,以“江南运河名镇 科创文旅水乡”为总体发展定位,规划形成“一轴一廊五岛五心”的空间布局,并充分挖掘和提炼地域特色,瞄准数智科创产业,聚焦沉浸文旅场景与科创未来场景融合,打造古镇产城旅融合实践模型,呈现出链接千年的“运河盛世”。
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