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彩带献北京》的词曲创作人,也是我国跨民族研究畲歌第一人
“畲娘巧手把线纺,织好彩带献北京……”
2019年,“畲族百灵鸟”畲歌非遗传承人兰兰唱着畲歌《彩带献北京》走遍全国各地。这首多人传唱的畲歌,也是当年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更是第一个获得国家级艺术基金资助的畲歌音乐项目。
《彩带献北京》的创作人是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吴涤,一位生在内蒙古,却潜心研究畲歌的汉子。
他对畲文化的挖掘贡献,真正体现了“艺术不分国界,也不分民族”。
在景宁做了三年田野调查 脸晒黑了 畲歌唱得越来越流利和正宗
吴涤是蒙古族人,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一个音乐世家。他从小随父亲走遍故乡草原,耳濡目染着豪放旷达的草原牧歌,却在大学毕业来到浙江参加工作后,对畲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因为生长在民族地区,从小我就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团结特别关注。”吴涤说,来到南方,作为高校音乐教师,他发现畲族音乐含蓄包容,游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文化特性截然不同,一下子就攫取了他的注意。
浙江是全国畲族主要的聚居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畲族音乐资源,但对畲族音乐的研究却起步甚晚,吴涤来得恰逢其时:
2011年8月至2014年6月,他挂职到了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这里是华东地区唯一的民族自治区域,也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
挂职期间,吴涤利用闲暇时间,深入畲乡各地采风、做田野调查,接触了一位又一位淳朴畲民、畲族专家、民间歌手、音乐前辈。
前人对畲歌研究较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畲族音乐体系完整、品种较多,牵涉的理论问题较为复杂;二是畲族音乐大部分与特定的礼俗活动相结合,并非随时可见闻。
这两个问题,在吴涤挂职景宁期间,都不是问题,但是,吴涤有他的难处。
“我们语言不通。”吴涤说。畲族有语言但没有文字,传承全靠口传心授。
为了攻克语言难关,吴涤访遍了“蓝大姐”“雷大妈”“钟大伯”,听他(她)们唠嗑、唱歌,还跟着畲民一起打板栗、学做豆腐娘,全身心投入当地的生活。
吴涤的脸晒黑了,但畲歌却唱得越来越流利和正宗了。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