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个电话、40余例会诊、5万多步行走记录
100多个工作电话、1000条工作微信、40余例院内外会诊、8场多学科专家会诊、手机上5万多步行走记录……这些数字组成了浙江省人民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上周二“奔跑”的一天。
近段时间,她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晚上要通过Hi医生系统确认患者情况,早上七点准时到医院再次仔细检查确认,在医院的每一分钟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病房里100多位病人95%是新冠感染患者
年纪大、起病急、病情重,基础疾病多
1月10日早上8点,感染病科医护晨会交班准时开始。
会议室里,潘红英专注、仔细地聆听值班医护对每位患者用药检查情况的汇报,一一点评,询问病人目前的氧饱和度,是否有其他病症,是家属还是护工在陪护。
“感染病科作为全院最早收治新冠病人的科室,收了最多的新冠病人。而且病人病情重,多种疾病,会涉及多学科。”潘红英说,目前科室收治了很多从天台、桐乡院区转来的重症病人,科室派出多位医生骨干到外科指导新冠肺炎的诊治,剩下10位医生要照顾100多个病人,其中95%是新冠感染病患。她叮嘱医护人员,对情况不稳定的病人一定要随时监测他们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点30分,交接班会议结束。潘红英带上听诊器,换上N95口罩,带着科室的年轻医生去查房,挨个查看病症较重的患者。其中一位患者在去年12月31日感染新冠,发烧、咳嗽之外还出现了左侧偏瘫的症状,也就是俗称的“小中风”,住院后磁共振检查发现脑梗,CT结果显示是普通型肺炎,因为患有糖尿病,导致后续并发症较严重。
采用药物控制血糖,加上抗凝治疗后,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潘红英仔细询问了他的治疗情况和饮食等,叮嘱他好好休养,继续配合治疗。
会诊的电话接连不断
患者救治没有模板,要做到“一人一策”
查房期间,会诊的电话一个接一个打进来,作为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疗救治专家工作组的一员,潘红英脚下步子不停,穿梭在医院各个病区……
当天的会诊从日间病房开始。潘红英与急诊医学科、麻醉科等专家一起为年近90的张奶奶会诊。
张奶奶的症状主要是纳差、吃得少、精神状况差。在激素、抗病毒治疗同时进行后,肺部感染暂时被控制住,精神有了明显的好转,但氧饱和度一直不稳定,气急症状明显。
几位专家仔细检查后提出,超高龄患者出现并发症概率大,且发病急、病情凶猛,对治疗方案作了调整。
针对她年纪大,吃不消俯卧位通气的情况,潘红英建议采用侧卧位通气,减轻肺部压力,提高氧合,还要密切关注张奶奶的病情进展,时刻做好插管准备。
“患者救治没有模板,我们必须严格做到‘一人一策’,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潘红英强调。
另一位患者是位92岁的老爷爷,在日间病房住了六天,1月9日转到感染科病房。潘红英在听诊完后,示意他抬脚,又和他握了握手。临走前,潘红英特别交代尹乔乔医师,对老年病患除了确认心率、呼吸、氧合、体温、血压、脉搏等基本指标外,还要看四肢是否能自由活动,能否对话、应答,有没有气急情况。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