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这边,河那边,同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4-08-13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白墙黛瓦的国风新农居,清澈见底的小区景观河……钟楼区邹区镇杏塘家园的371套宜居农房已进入集中装修期,标志着殷杏泰片区(殷村村、杏塘村、泰村村)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收官。

从空中俯瞰,整个殷杏泰片区如一把美丽的芭蕉扇,碧波荡漾的新孟河似一条绕扇而过的玉带,为地处“两湖”创新区的邹区镇增添了一抹秀色。新孟河西岸,殷村职教小镇、殷村家园小区独领风骚,与东岸的泰村家园和杏塘家园,在希望的田野中交相辉映,一幅以产教融合为主题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这背后,是省、市、区、镇四级人大深入基层“末梢”,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板。

市人大代表的建议,推动乡村蝶变

市人大代表、殷村村党委书记陈礼斌,早在20年前就开始规划,推动科教兴村战略。2017年,殷村职教小镇不负众望入选第一批江苏省省级特色小镇名单。随着一所所学校搬来职教小镇,他意识到,仅靠不到2平方公里的殷村村,职教小镇的发展将很快面临国土空间要素瓶颈。而此时,殷村村的日新月异,也让一河之隔的泰村、杏塘百姓的心理产生巨大落差。

“殷村家园的宜居农房建设起步较早,2019年前后我听到了邻村的一些声音,说‘河那边看看像欧洲,河这边看看像非洲’,我心里也不是滋味。”陈礼斌说,侨裕集团的工人们都知道,他是一名人大代表,在厂里工作的泰村村民、杏塘村民偶尔也会找他聊聊。

为此,2021年市两会期间,陈礼斌提出了“连村成片”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议。不久,钟楼区组建“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工作专班,启动该片区美丽乡村建设谋划。在2022年市两会上,陈礼斌又提交了《关于加快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 探索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本的建议》,围绕项目资金支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集中居住区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等提出建议,为殷杏泰片区的发展试水破题。

省人大代表的建议,落地一项改革

一边是人大代表承载着民意的建议,一边是钟楼区大力推进“殷杏泰产教融合试验区”建设,殷杏泰片区的蝶变在悄然孕育,但一个个问题也逐渐显露。

比如,殷杏泰片区内计划要保留部分建设用地,用于盘活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渠道,拟通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方式实现。但钟楼区不是“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试点地区,集体存量建设用地无法入市。又如,杏塘村、泰村村的集中居住区建设,涉及永久基本农田土地性质的调整,审批层级高、难度大,亟需政策破题。

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在2022年省两会上,沈东代表提出了书面建议,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并列为当年重点办理建议。当年3月,殷杏泰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省级试点项目。

就代表建议办理,省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常委会实地察看,开展专题调研,有力推动了该综合整治项目的建设。

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看着白墙黛瓦的新家园,泰村村民朱建强、张新华的脸上写满了幸福。早在2021年泰村家园样板房建设前,朱建强就非常关心家园的建设。当时,钟楼区在项目现场设立了人大代表联络站,他三天两头就会去转一转。

“当时我比较关心新房子窗户的事,专门通过人大代表询问了项目方,得知是传统的移窗。”朱建强把消息跟村民一说,大家心里就犯起了嘀咕,于是找到荆波、蒋红伟等人大代表,讲出了他们的看法。第二天,两位代表就将村民的意见与项目方、施工方进行了面对面沟通,项目方最终听取了村民的意见,放弃移窗,使用了密封性更好的平开窗。

和朱建强一样,张新华向人大代表提的建议也得到了落实。泰村家园样板房建好后,他发现每户门前都有一个四五平方米的小草坪,美观效果不错,但也容易招蚊虫、淌泥水。他通过人大代表反馈到项目方,后续建设的宜居农房门前的小草坪全部改成了道板砖。

殷杏泰片区现代化宜居农房改造项目,是钟楼区人大通过矩阵网络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钟楼区打通镇(街道)人大代表之家、村(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基层立法联系点、民生实事(重点项目)工作联络室、民情议事坊等载体平台,所有代表“进网格”全覆盖,人大“神经末梢”向企事业单位、村庄和小区深度延伸。

(记者 童华岗 通讯员 王玉伟 周晓玲)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