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常州上半年经济动能“含新量”足

2024-07-28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常报全媒体讯(记者 董心悦 通讯员 常统宣)产业向新,动能强劲。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73.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工业投资增长10.9%,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3.2%。

“今年以来,全市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发展新动能,全力以赴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市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说,上半年我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发展质效持续提升,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增强。

新兴动能加速培育

在宏发纵横的智能制造工厂,一根根碳纤维丝线在机器的编织下成型下线。作为国内首家大丝束碳纤维智能工厂,该工厂自去年投用以来,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3.3%。今年上半年,100%国产化的两条产线实现产量约2000吨。

“碳纤维材料‘轻质高强’,是新能源、航空领域的香饽饽。”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时海告诉记者,公司近年来突破碳纤维核心生产工艺的壁垒,成功实现生产设备全面国产化,碳纤维复合材料已广泛运用到风电、汽车、轨道交通、航空等重要领域。目前,6条产线均开足马力生产。

竞逐产业新赛道,宏发纵横不是个例。把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作为“头号任务”,今年以来,我市加力布局新兴产业,推动优质项目签约落户。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20余个项目签约落地;白鲸航线W5000首架机开造,预计年产能达120架……今年全市入选的42个2024年省重大项目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达20个,新能源、合成生物、半导体、新材料等新兴领域重大项目强势开跑。

上半年,我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4.9%,以新能源为首的工业新动能增长显著,新能源整车制造业产值增长10.3%。

支柱产业向“新”转型

既培育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两个新“增长极”,又做强传统制造业的看家本领,我市支柱产业同步向“新”转型,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进一步稳固经济底盘。

6月,国内首台(套)港口智能轮式抓取料机在今创集团正式下线;7月,央媒采访团通过“高质量发展看海关”活动走进今创集团,观摩企业重工板块在智能港口、绿色港口产品领域诞生的“奇思妙想”。记者了解到,作为今创集团重工板块聚焦港口设备智能化转型自主研发的“重器”,该港口智能轮式抓取料机已承揽十几台(套)订单,近期还将打开国外市场。上半年,江苏今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口总额3.9亿元,同比增长15%。

上半年,我市七大主要行业产值“六升一降”,其中冶金、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电子、机械和化工行业产值分别增长21.4%、6.5%、5.3%、5.2%、3.2%和2.3%。高端制造产业进出口趋稳向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142.3%、7.1%、82.4%。

坚持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作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我市全力推动制造业企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上半年,在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支持下,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8.0%。制造业发展加速向“绿”,全市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上半年下降1.8%。

科创人才以“智”提“质”

博士毕业于德国的合成生物人才马宝鹏去年来到常州,作为研发经理,他带领未米生物科技(常州)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在基因编辑赛道上一路向前。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0余件,掌握多项精准育种的核心技术。

“事实证明,来了这里以后,政策的响应和关怀都是非常给力的。”马宝鹏说。根据相关产业人才扶持政策,在缴纳社保满6个月以后,他可获得租房、购房以及新北区现代农业人才补贴等几十万元的人才补助。

提升人才竞争优势,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今年,人才持续成为我市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

加快集聚青年人才,我市持续支持“青春留常”,上半年,共计兑付“青年人才生活居住双资助”“青春留常综合资助”约2亿元,惠及人才超30万人次。

打造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瞄准新能源等五大新兴产业赛道、五大未来产业前沿领域“卡脖子”技术,今年第一批共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14个,标的金额近4亿元。

今年起,创新实施三年期高层次人才“双岗互聘计划”,搭建产学研合作“新路径”。目前,已确定第一批929名聘用人才,其中高科技企业聘用735名。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