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讯 听说过交通违法可以“学法减分”,没想到,在生态环境领域,学法还能抵扣罚款。
最近,杭州临安的一家企业就凭借环保学法积分,成功抵扣3万元罚款。
去年年底,临安区某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将生产废水,通过破损的雨水井井盖排入雨水井,最终流入外环境。这一行为被杭州市生态环境局临安分局立案查处。经调查,事故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者与员工环保法律意识淡薄。
事发后,该企业立即整改问题,并主动在环保e企管平台进行学习,积累了600学法积分。上个月,临安分局对该企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根据“学法积分”抵扣罚款的政策,使用这600积分,抵扣3万元罚款。
临安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政策源于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环保e企管建设应用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规定学法积分可作为从轻处罚的裁量因素,每200积分能减少法定最高罚款金额的1%,但不得超过5%。
据统计,今年,临安区已有7家企业通过环保学法积分抵扣了共计11.9万元的行政罚款。
具体该如何获取学法积分?首先,企业需要被纳入环保e企管应用,在完成领码和赋码后,可以登录浙里办APP的环保e企管栏目,在线上普法模块通过在线学习和参与答题获得学法积分。
目前,环保e企管的线上普法模块由专业团队负责运营,对生态环境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环境违法典型案例、生态环境相关题库等进行定期更新,并根据企业行业特点、污染要素等分类精准推送学习内容,每天最多可以获得12分。
当达到可抵扣行政罚款的最低积分后,企业需要进入积分管理页面,选择“积分兑换福利”,点击“前往兑换”。在“兑换申请”页面输入相关案件的立案号、兑换积分、联系人、联系电话等信息,即可提交积分兑换申请。属地生态环境部门将根据企业申请、内部案件集体审议情况最终确定积分兑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