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观察笔记】大模型的尽头 是免费?

2025-02-14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昨天AI圈发生了一件标志性事件:两大闭源大模型——文心一言、ChatGPT同时宣布将免费,这被业内调侃为免费开源的“全面胜利”,人们突然意识到大模型的尽头居然是免费。

事实上,这一连串“蝴蝶效应”起始于春节前后低成本推理大模型的影响加速外溢。试想两个大模型效果差不多,一个免费,一个收费,最终的结果就是收费的被迫免费,或者收费的开发出效果更好、功能更强大的大模型然后继续收费。

然而收费的红利期并不会太长,如果开源的免费大模型继续迭代升级,功能逼近收费大模型,那么又会回到原来的老路,收费的被迫免费或寻求更高的技术进步,从长期来看,AI大模型成本不断下降。

也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实,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在最新的一篇博客中这样写道,“使用特定水平人工智能的成本,大约每12个月下降90%,更低的价格还会带来更多的使用。”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没错,英特尔的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曾提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大约每18到24个月增加一倍,同时性能也会提升一倍。?这就是后来大家所熟知的摩尔定律。萨姆·奥特曼在AI价格战开打的前夕提出这样一个“奥式定律”,不知道是否意识到了AI大模型成本快速下降的无奈。

从经济影响来看,AI很可能会成为下一个晶体管——这是一项可以良好扩展并最终几乎渗透到经济每个角落的重大科学发现。

生产AI大模型的公司如何实现商业化?这在业内似乎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就连目前AI圈领先的头部公司——OpenAI也未能解决这一困境,基于此前未披露的内部财务数据和参与该业务的人士分析,2024年OpenAI可能亏损高达50亿美元,而这或许也是奥特曼此前一直针对ChatGPT收费的主要原因。

去年,笔者曾在上海WAIC会展上和业内的一些专家做过交流,得到的结果是“这个行业90%的AI大模型公司最终都会被淘汰,用户只会记住头部最强的一到两家获胜者,甚至第三名都是多余的”。可见AI行业竞争之激烈。此外,中国的AI开发者互联网思维普遍比较强,这意味着AI开发公司天然会为了争抢用户尽可能多地压低成本。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