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吒』绝尘|“吒”破苍穹: 一部动画改写世界影史的东方神话

2025-02-14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改变世界,我想试试!”昨天晚上7点许,杭州百老汇影城的IMAX巨幕上,哪吒魔性又嘶哑的嗓音震颤着空气。银幕外,观众席一片寂静,90后程序员杨奇嘉攥紧了手中的票根——这是他第三次走进影院。此刻,全国还有200多万人次的观众正与他共享同一种心跳:银幕上,申公豹以肉身硬撼三龙王,粒子特效如星云炸裂;银幕外,中国影史首个“百亿票房”的倒计时数字正在疯狂跳动。

19点09分,正在影厅外等待观影的影迷们,同时呐喊:100.00亿!刹那间,欢呼声如海啸般席卷全场。杨奇嘉的眼泪砸在手机屏幕上,那里定格着一条朋友圈:“申公豹不是反派,是每个小镇做题家的镜像。”这个曾被贴上“恶役”标签的角色,在《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完成了史诗级反转:寒门妖族出身,考入昆仑仙院却因口吃遭尽白眼,最终为护哪吒父母血战至死。编剧团队透露,申公豹的设定直指当代青年的生存困境——职场歧视、阶层固化、理想与现实的撕裂。“他的结巴不是缺陷,是被压迫者失语的表征。”导演饺子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中国动画的英雄可以是破碎的、复杂的,但绝不屈服。”

哪吒作为中国神话故事中的魔童,正在以其让人着魔的性格和如霹雳火一样的脾气披荆斩棘。

“哪吒真不愧是魔童,这样的票房成绩,真的创纪录了。”一“吒”绝尘,实至名归。

16天改写百年影史

时间倒回到大年初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4.87亿元票房成为春节当日票房历史冠军。自大年初二起,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始以雷霆之势横扫春节档,仅用8天5小时便超越《长津湖》的57.75亿纪录,以58.12亿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冠军宝座。第10天(即2月7日21时),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含预售)突破67.922亿,超越《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电影票房纪录。杨奇嘉也正是在这一天走进电影院,在第三排的他第一次看到了在第一部电影中被毁掉肉身的哪吒重新出现在大屏幕上。“当时我的内心非常激动,5年了,我终于又看到这个独属于中国的神话英雄。”

电影震撼的画面和剧情让无数个杨奇嘉惊叹。大年初七,他再次走进电影院,这次他不再聚焦于电影的画面,而是享受起电影的内容,他和影院里其他人一样,发出阵阵惊叹声和欢呼声,大家仿佛都置身于那个奇幻的神话世界中。特效团队精心打造的 “元神大战” 场景,绚丽多彩的粒子特效如同梦幻般的星河,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维度;哪吒与敖丙重塑肉身的七色宝莲建模,充满了神秘的东方韵味,每一个细节都展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更震撼的里程碑出现在2月13日,从上午起,不少电影院就开始了哪吒票房破百亿的倒计时,在网络平台上,多家影院将不断闪动的电子票房记录器摆在了直播屏幕中,《哪吒之魔童闹海》已携100亿元人民币(约14亿美元)杀入全球影史票房榜第17位,成为全球影史票房榜前二十名中唯一非好莱坞作品。不少观众在社交平台惊呼:“中国动画用16天走完了好莱坞百年的路!”

一个“反派”点燃的百亿焰火

在杭州万达影城,第一次看《哪吒之魔童闹海》的65岁的退休教师李淑芬第一次理解了什么是“IMAX 3D”。她指着申公豹与龙王对决的镜头对儿子说:“这不就是咱家楼下修车的老王?一辈子埋头苦干,就为给孩子挣个前程。”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大一学生方艾婷,因这部影片重燃职业理想。她在宿舍的墙上贴满分镜草图:“以前觉得做动画就是‘给小孩画画’,现在我知道这是在塑造文明的话语权。《哪吒》证明国产动画能兼顾艺术与商业,我现在拼命学特效技术,就为将来能参与这样的项目。” 方艾婷一直对动画特效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她曾经对国产动画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当她看完《哪吒之魔童闹海》后,被影片中精美的特效和精彩的故事所震撼。她看到了国产动画的无限潜力,也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实际上被申公豹打动的远远不止几个人。在各大论坛和平台上,关于申公豹的风评正在迅速回正。从人物设定上来说,申公豹或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正面角色,但他对目标的执着和对改变的渴望,让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那句“我单枪匹马的走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的台词,不仅仅是电影中的一句对白,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代表着在困境中不屈不挠,敢于向命运挑战,敢于去尝试改变世界的决心。这也是为什么申公豹能成为 “网红”,成为观众心中那个独特的存在,引发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电影市场重回合家欢时代

坐影厅里,00后观众李晨浩在座椅上调整了三次姿势。这位习惯用手机倍速看短视频的年轻人,此刻却屏息等待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片头。此时,距离春节假期结束已过去三天,能容纳402人的影厅依然座无虚席。

“弹幕里都说这部戏的特效能值回票价。”在观影前,李晨浩就向女朋友展示了手机里收藏的7个B站视频,这些由不同UP主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解析视频,播放量均在百万级以上。在他身后,一对中年夫妇正低声讨论着UP主“主木鱼水心”视频中提到的“山河社稷图特效彩蛋”。

这种观影热情正在全国影院持续蔓延。猫眼数据显示,这部春节档动画电影在假期后单日票房仍稳定在4.8亿元上下,2月12日甚至出现5.3%的环比增幅。而在往年,春节档影片通常在初七后会出现30%-50%的票房滑坡。

“我们正在见证中国电影市场首个‘逆周期’爆款。”从事影视宣发十几年的汪志敏看着手机上的数据,红色曲线在节后持续走高的态势让他想起《流浪地球》系列引发的科幻热,“这次推动力不是来自传统营销,而是Z世代的‘长尾创作’。”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其他UP主身上。1月22日清晨,B站UP主“动画宅小明”被连续不断的消息提示音惊醒。他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角色解析视频,一夜之间新增2000条弹幕。评论区最热门的留言写着:“看完这个视频,我决定带全家人二刷。”

这种狂热早有预兆。当电影首支预告在1月7日发布时,“我乃哪吒三太子”的台词在B站引发刷屏式狂欢。数据显示,预告片发布48小时内,B站相关二创视频新增1.2万条,相当于每分钟诞生8.3个新作品。“我们监测到有个诡异现象。”汪志敏调出舆情监测系统的热力图,“传统爆款电影的热度是‘火山喷发式’,而《哪吒》的热度曲线却是‘梯田式’层层攀升。”在电影上映第14天,B站“哪吒”相关视频单日新增播放量仍维持在1.7亿次,这种持续造血能力最终反映在票房上——节后工作日场均人次仍达48人,远超行业35人的“盈利警戒线”。

在行业中,这种现象标志着中国电影消费正在经历代际变革:“当00后成为观影主力军,他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内容消费习惯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逻辑。”

国产电影的技术革命

浙江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金晟认为,《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特别之处在于,不仅在人物角色的更新、精彩的动画特效,更因有着超越传统动画电影的表达方式,以神话演绎的方式描绘了“自我”与“命运”、“现实”与“理想”的关系,引起了影迷们的广泛共鸣。“相较于春节档的其他几部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剧情更加饱满,叙事节奏更加紧凑。同时,实现了动画电影在年龄代际上的跨越,让不同的人群在其中找到与自身相贴合的角色。”金晟还表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传统神话故事在当前时代有了创新性的表达,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标杆,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多年,“儿童化”的标签一直影响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而以往的国产动画大多以低年龄段观众为主“哪吒系列”影片则是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适应各年龄段理解能力的优势得以彰显,从未成年儿童到年轻群体再到家长群体,均可从影片中收获自己的体验。据猫眼《2025春节档数据洞察》报告显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档期家庭观影属性更加凸显,3人以上观影比例今年春节档达到了31%,而《哪吒》单片达到了33%。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介绍,《哪吒之魔童闹海》多人结伴观影比例明显高于档期其他影片,有大量家长带着孩子共同观影。“相关数据显示,这部影片30岁至39岁、中低频观众占比突出。”

金晟还表示,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让传统神话故事在当前时代有了创新性的表达,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新标杆,开启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篇章。

票房奇迹的背后,一场静默的技术革命早已启动。这不是一部电影的胜利,而是一条产业链的觉醒。当传统认知中“动画电影=儿童片”的桎梏被哪吒一枪刺破,其引发的产业变革如汹涌海啸。这是中国动画技术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中国的动画团队在不断地学习和创新中,掌握了先进的特效制作技术,能够制作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叙事突围上,以“逆天改命”内核解构神话,引发Z世代情感共振。Z世代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追求个性和自由,对传统的观念有着自己的思考。影片中哪吒和申公豹的“逆天改命”故事,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激发了他们的情感共鸣。

深夜时分,电影院里的银幕渐暗,申公豹的独白再次响起:“我单枪匹马的走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这句话,属于申公豹,属于哪吒,更属于所有正在改写命运的中国动画人。当百亿票房化作夜空中最亮的星,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数字的诞生,更是一个文明在银幕上挺直的脊梁。中国动画的黄金时代,此刻正式启幕!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