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复苏

2023-01-22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冒着滋滋油香的早餐小馆、响着“咔嚓”剪刀声的理发小铺,街弄小巷里,一家家社区小店,在方寸之间,聚起城市烟火。

宋江苑,杭州的老小区,还未从翠苑三区划出前,叫“宋江村”。这个名字,更被杭州人熟知。

宋江村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东至庆隆路,西至古翠路,北至余杭塘河,南至翠苑三区。当年,一块狭长的40亩地上,建了114幢住宅楼。最热闹的时候,村子里住了7000多人,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

宋江村也因生活方便、租金便宜,成为许多新杭州人在杭州的“第一个家”。

住在这里的人“生活方便”,离不开散落在社区里的各式小店。炒菜炒到一半发现没酱油,跑到楼下的小超市就能拎一瓶上来;临近春节,想换个新发型,走几步就能到小区的理发店。

社区小店构建起的便民生活圈,打通了居民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疫情三年,社区小店面临着租金和人工成本等多方面的压力,有些就此关门,有些小店仍坚韧地守在杭州的大街小巷。

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后,社区小店也开始复苏。

image.png

image.png

冯记炒货店 

“生意恢复正常了,就不愁喽”

庆隆路,南起翠柏路,向北穿过余杭塘河,一路上串起翠苑三区、宋江苑、翠苑佳居等多个小区,也串起了烤鱼店、拉面馆、杂货铺、电脑维修铺等各种业态的社区小店。

如果不仔细找,很难发现偏居庆隆路上的“冯记炒货店”。

大的招牌是一块红底白字的横幅,挂在屋檐下,被卷轴门和遮阳篷挡住了半截,并不显眼。一张堆满花生的桌子底下,还有一块小的招牌,白板上用黑色水笔写着——瓜子、花生,现炒现卖(冯记炒货店),出自老板之手。

老板姓冯,但炒货店的销售主力姓田,便是老板娘。

58岁的田阿姨和老伴守着这家炒货店十多年了,和街坊邻里都处成了老朋友。

有个阿姨来买了一包纸,和老板娘唠起家常来,“这样的小店很便民的,平常也能看到老人带着小朋友来这里买零食,就像我们小时候那样。”

“都是自己炒的,很香的。”田阿姨抓起几颗花生,让我们尝尝。

炒货店的瓜子和花生,来自天南地北,河南的、山东的、云南的都有。夫妻俩不赶早,把炒花生的时间定在下午5点左右。这个时间,社区居民差不多都下班回家了,从炒炉里飘出,弥漫一路的瓜子和花生的香气,就是最好的广告。

“有些人就专门等着刚炒出来的,还热乎的,吃着更香。下班回家,顺带可以买一点。”开店十多年,田阿姨早已熟悉顾客们的购买习惯。对做生意的人来说,每一件小事里,都藏着生意经。

临近春节,炒货店里卖得最好的,自然是瓜子和花生,10元一斤的原味花生最受欢迎。

“有的人十多斤地买。有的公司开年会,也在我这儿买。”田阿姨说,“有时候,河那边的人也会来买的。”

宋江苑往北穿过余杭塘河,就到拱墅区了。老伴炒的花生能得到杭州人“跨区购买”的肯定,田阿姨对炒货店的生意还是很有信心的,“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直接关了一个月,那真是一点生意都没有了。现在么,生意慢慢好起来了咯。”

店面看着小,但别有洞天。门面整齐地码着一袋袋炒货,从摆着酱油、醋瓶子一侧的小门进去,架子上陈列着各种杂货,加起来有40多平方米。

在一排泡面架子上,贴着一张写有“供应开水”的纸,这是炒货店专门为方便外卖小哥和快递员提供的服务。

“他们在外面打工不容易的,舍不得花几十元吃一顿。所以我就烧好了开水。”田阿姨说。

与人方便,这是社区小店才有的人情味。

田阿姨的老家在江苏徐州,春节期间,炒货正是走俏的时候,不过她更想回家过年。

经历过疫情,人们更重团圆。炒货店开到大年三十,当天下午回老家,初七再回来。

“生意恢复正常了,就不愁喽,回来再开。”田阿姨笑着说,“跟你们的放假时间一样,休完了假,回来再好好上班。”

image.png

宋姐水果店

“有信心能把实体店做起来”

宋姐开的水果店,仅有19平方米。

这家水果店是社区里的“新人”,2022年8月才开张。

64岁的陈大叔,骑着电瓶车刚从农贸市场回来,顺便来水果店买了些苹果和砂糖橘,正和老板娘聊着天。

“社区里这么多家水果店,就这家的生意最红火了。为什么?老板娘的脑袋瓜子好使啊,会做生意。人又开朗,有亲和力。”陈大叔继续“揭秘”水果店生意好的原因,“东西好,价格不贵,不坑人。社区小店嘛,居民买的就是一个信任。”

“他去别人那里买,我要生气的啊。我这里什么都有。”宋姐“哈哈哈”地开玩笑。

社区小店就是这样,在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日常照面和一次两次的买卖里,店主和居民很容易就熟络起来。

疫情对实体店的冲击这么大,为什么还选择开水果店?

宋姐以前是干销售的,从来没做过生意。辞职开水果店,有两个原因——

“我得顾着家人啊。儿子在社区上幼儿园,没有人带,家里还有老人,走不开的。在社区里开店,能赚点钱,也能照顾得到他们。”

“眼见着疫情形势好转了嘛,就好像也有点信心能把实体店做起来了。”

宋姐说,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钱都不好赚。开实体店确实很有压力,但还是被她做起来了,“比差的算是好的,比起好的,也能够得上混口饭吃的水平。”

疫情时,专家说要补充维生素C,水果店里的橙子管够。快过年了,店里摆上了各式各样的水果礼盒,那是春节走俏的送礼佳品。怪不得陈大叔说,“老板娘没做过生意,但就是块做生意的料。”

这几天,水果店门前的停车位空出了好多,好多住在小区里的“新杭州人”都回家过年了,客流也相对少了一些,但宋姐依然很有信心。

“疫情确实有影响,但自己也得努力嘛,生意才能好起来。”说完,宋姐又从进货车上拎下来几盒纸皮核桃,那也是店里卖得不错的春节礼物。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