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共融,点亮孤独症群体希望之光 杭州七院举办世界孤独症日主题活动

2025-04-01  A+ A-
  《江南网》江南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3月30日,为了提升公众对孤独症群体的科学认知和包容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举办了“多元共融,关爱同行”2025年世界孤独症关注日主题活动。

在主题论坛环节,专家们围绕孤独症的临床特征、康复、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儿童心智发展与脑健康分会副会长孙梦麟聚焦“孤独症之困”,剖析中国百万家庭康复之路的困境与挑战。在以“如何构建包容性社区”为主题的圆桌论坛上,专家们积极建言献策,共商为孤独症家庭提供支持的有效途径。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AI社交互动软件在孤独症治疗中的应用展示。在下午的义诊及培训环节,专门设置了“AI孤独症训练头环体验”活动。据了解,AI社交互动软件专门为孤独症儿童设计,通过精心设计的互动场景,针对性训练他们的社交、语言能力以及眼神交流。软件中的虚拟伙伴能模拟真实社交情境,引导孩子主动交流,改善他们的社交障碍和语言沟通障碍。例如,软件里的趣味游戏可吸引孩子注意力,在游戏过程中,系统会根据孩子的反应给予实时反馈,帮助他们学习正确的社交行为。这种创新的治疗方式,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带来新的希望。

浙大精中(杭州七院)儿童心理科周国岭主任医师强调,孤独症的干预治疗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AI社交互动软件这类新技术,打破了传统治疗的限制,给治疗带来新机遇。不过,要真正帮助孤独症儿童融入社会,还需要医院的专业诊疗、家长的耐心陪伴以及社会营造的包容环境紧密配合。他也呼吁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孤独症康复治疗领域,一起探索更有效的干预方法。

此次活动通过多方紧密协作,将医疗、教育、社会力量有机融合。它不仅让公众更加了解和关注孤独症群体,更实实在在地为他们的康复和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借助鼻喷催产素研究等新型医疗探索,以及小机器人、数智疗法、AI社交互动软件等新型脑机调控技术,再加上康复治疗新技术、社交交互软件、神经调控技术(TMS)和基于脑肠轴理论的肠道菌群研究等各项应用,全方位改善孤独症患者的社交、沟通障碍和刻板行为,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阳光与温暖。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