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如何欣赏中国山水画,如何超越所见,领会“象外之意”?山水画是中国山水精神的独特体现和集中阐释。想要走进中国古人山川悠远的意境,想要读懂、画好山水画,须先从观念上理解什么是“真山水”,什么是真正的山水画。
知名山水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林海钟最近新出炉了一部《观山水》,这是一次对中国“山水传统”的重新启蒙。从理论剖析到具体的作品、画家解读,再到当代实践体悟,林海钟从自身的研究实践与教学经验出发,带领读者探寻古人观看、表现山水的方式,为你指明真正理解中国山水画的路径。
林海钟,号卧霞散人、钱塘后来生、林泉阁主人。1968年生于浙江杭州,1986年考入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3年获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97—1999年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山水教研室主任,2000年攻读博士学位,为首届中国画博士之一。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涉及山水、人物、花鸟、书法等,题材甚广,主张国画以笔墨为宗,以书入画,传承古意,为今人所用,提倡文人画风。其作品水墨画萧散简淡,极具禅意;赋色之作艳丽古雅,传承唐宋遗意。
“我的福气很好。12岁时报专业,根本不知道‘人、山、花’的区别,只是因为排在前面的人报了山水,我就做了同样的选择,这确实莫名其妙,但又命中注定。年少时很多事情只能随波逐流,命运给什么就接什么。后来,又在最年富力强的时候目睹了传统文脉最美好的一面。到了国外,开始观看西方,再回望中国,心绪又有不同。但也因此更了解自己——我们除了‘精密’,还有对审美和人性的更高追求。期盼天人合一,而不是证明给别人看,这其中的主体完全不同。”从小在杭州宝石山脚下长大的林海钟,毕生致力于研究山水画,在很多人看来山水画已经过时的时代,他孜孜不倦地从实践角度把对绘画高级感的认识和体会传承下去。
《观山水》是一次关于中国山水画的探秘寻源之旅,在造化与心源的互动中领会古意与境界。建筑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评价:“今天还活在世上的中国山水画家里,真正通晓谢赫‘六法’,且能洞察六法间关系的,寥若晨星,林海钟可以算其中一个。通过这本书,有兴趣的人可以追踪他在当代处境下的心路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