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潭许鲜煮食材好,鲜得舌苔都搭牢。浪浪麦果名字妙,香甜软糯好味道。”昨天,在绍兴市滨海新区潭许村文化礼堂内,省级文化特派员陈祥平与村民一同唱响了她特别创作的莲花落作品《潭许十宝》。
陈祥平的本职工作,是绍兴市文化馆的一名曲艺干部,同时她还担任浙江省莲花落协会副会长。去年5月,浙江省选派首批百名文化特派员,陈祥平自此正式“牵手”潭许村,开启一段戏曲艺术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美好旅程。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扎根人民,文艺便有了源头活水。”在陈祥平看来,文化服务的最高境界,就是让每个个体在艺术浸润下看见自己、温暖他人。
“十宝”唱响乡土味“被派驻到潭许村,第一感觉就是挺亲切的。”陈祥平自小在农村长大,心中一直有着深深的乡土情结。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究竟该从哪入手?“我是大山的女儿,而潭许村的食物有海的味道,很特别。”在潭许村品尝到的当地美食,给了陈祥平耳目一新的灵感。
于是,陈祥平驻村后的第一件作品,就是串联起村里的十种美食,为潭许村量身定制的现代莲花落《潭许十宝》。小龙虾、鹌鹑蛋、笋干菜、浪浪麦果……朗朗上口的歌词,传递着记忆、文化与乡情,也为观察这座村庄提供了一个跳脱传统印象的新鲜视角。
以《潭许十宝》的教学为起点,陈祥平的莲花落普及课堂就这样开课了。消息一出,报名火爆。学员中不仅有潭许村村民,还有来自沥海街道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制作成短视频的《潭许十宝》在各个新媒体平台上发布后,还获得了不小的关注量。
“原来总喜欢唱几段越剧,没想到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听到专业课。”每次开课,潭许村村民李苗凤都风雨无阻前来报到。唱着专属于自己村的作品,她年少时内心渴望学戏的种子,在这一刻终于开花结果。
草根舞台绽芳华红灯高挂,锣鼓喧天。今年1月,2025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省主场活动中,陈祥平带着10名来自潭许村的村民登台演出。伴随清亮、婉转的唱腔,她们将十道绍兴特色美食唱进了现场观众的心里。
登台前的半年间,学员们从表演的咬字唱腔、基础步伐练起,排练室里的汗水最终化作舞台上的自信。“演出落幕时,我看到所有参与表演的人眼里都是亮晶晶的,有惊喜也有感动。”那一刻,陈祥平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作为乡村“后援团”,文化特派员为乡村带来了强劲动力。今年,潭许村举行的首届“村晚”上,陈祥平邀请了一级演员翁仁康、李敏等“大咖”为晚会加持,与各级文化特派员、优秀专业演员、潭许村优秀文艺学员等共同联动演出,为群众奉上了一台精彩的精神文化盛宴。
潭许村“村晚”举办当天,潭许村绍兴莲花落研学中心也正式成立。
“文化特派员让莲花落成为了‘老少皆宜’的精神食粮,更让我们重新认识家乡的文化价值!”潭许村党总支书记李建坤表示,戏曲艺术不断激发着村民们对乡土的热爱和创造力,相信潭许村的时代故事将继续被传唱,好“戏”连连、精彩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