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之乐” 刘元永书法展在杭州图书馆展出

2025-01-05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近日,“余之乐”刘元永书法展在杭州图书馆开展。

刘元永,1964年12月出生于浙江嵊州,毕业于绍兴文理学院中文系,曾在中学任教语文,长期供职于杭州政府部门。1985年师从鲍贤伦先生学习书法,主攻魏碑。学书四十年来,刘元永以“高古、清凉”为艺术追求,以魏碑为基本表现形式,同时融汇篆隶精髓,汲取行草养分。他在汉魏石碑中悟得朴拙生趣,又从王羲之等书法大师的作品中寻得魏晋风骨。这种独特的艺术融合,使得他的作品平易近人、趣味盎然。饱满的字体体态酣然平和、自然闲适,仿佛让人在观赏中游览山川大河与晨曦雾霭。其章法似疏而密,字体外柔而内刚,展现出一种宽容开阔的艺术境界。

此次展览由浙江省书协名誉主席、浙江省文史馆馆员鲍贤伦题写展名。展览共展出刘元永近年来的精心之作90余件,涵盖楷书、篆隶、行草等多种书体,全面展示了他的书法造诣和近期创作成果。

刘元永的老师鲍贤伦评价说:“关于刘元永写的东西,我想强调,他的主要创作方向还是集中在北魏时期的碑派。刚开始的时候,他非常注重笔法,能够写出接近北魏风格的造型和神韵。几十年下来,他的审美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走了一条不容易的路。他的作品看起来更散淡、更朴素、更内敛,追求一种格调和气韵。现在大家习惯了印刷体,看到的字体都是工整匀称的。刘元永的书法,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不‘平整’,但其实他是在追求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倾向。”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一梅认为,刘元永将书法作为修身养性的方式,毫无功利目的,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这种精神难能可贵。他的书法受鲍贤伦老师影响,楷隶篆杂糅,结体自由生动,用笔厚重古朴。更多倾向于隶楷,并结合隶草意味,尤其在通篇布局及用笔上体现了行草书的节奏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此次书法展还展出了刘元永夫人高峰秀的部分画作。高女士曾就读于中国美院高研班,笔法上取法恽南田的“没骨画法”,融入现代文人雅趣,作品安静、精美。展厅中的20件信笺小品由他们夫妻的书画合作而成。

展览由杭州图书馆主办,将持续至1月8日。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