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嘉敏:绘画是一种传达自我的方式

2023-01-08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杭州日报讯 任嘉敏,浙江浦江人。2017年、2021年分别获得中国美术学院学士学位、硕士学位;2019年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交流学习;2021年考取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师从张谷旻教授。现为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特聘教师。

大千世界,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记录生活。青年艺术家任嘉敏手执画笔,借此记录生活中的点滴。在她看来,绘画是一种传达自我、记录生命的方式,它作为情感的载体,向外界传达着自己的温暖与心境。

任嘉敏自述:我向来乐于承认自己从未了解山水及笔墨之真意,亦觉得自己距离艺术还相去甚远。一来不想背负中国山水画这一厚重传统的使命感,试图让现在所经营的事变成一件轻松愉悦的事,结果如何终也不是强求来的;二来我不过是攫取了一件工具,拾起来用就是了,正如自己的性格,很少有激进的时候,多少有些随遇而安。误打误撞也好,缘分使然也罢,在学院里竟也待了九个年头。

在我的理解里,绘画是传达自己对这个世界印象的方式,也是侧写自身性格的一个途径。我似乎一直在寻找一种使自己舒服的方式去进入画画的状态,写生时要有好天气,要坐舒服的椅子,在案头时需无人在旁,但要有好听的播客或音乐,并有一个相对平和的心境。但客观条件常常是无法把控的,所以画出一件相对满意的作品也几乎都是运气使然。常说山水画家笔下的世界是自我心灵与自然的对话,诚然,不过我更俗些,之于我而言作品只是自己某些生命片段的私密记录方式,不过比照片多了些情绪和个人的记忆而已,画中的物象只是人生片段中的几个背景,重要的情绪和记忆永远都与人有关,不过观者无法体察画者生活的细节,所以多数时候绘画更像是自娱自乐。似乎也没办法稳定在一种方法下进行描绘,画得多了便觉无趣,令人生厌,但我以为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至少说明自己安分中还保有那么一点波澜。但也不想为了找新方法而强迫自己用某种新方法,希望它是为了自己新的表达需求的出现而产生的,或许那样会更适意些。

老师说太聪明的人由于兴趣点太多分散了注意力,往往成不了大事,反而是痴钝的人从一而终最后却成了。我似乎介于二者之间,不算聪明,兴趣却也不少,往往三分钟热度,耐心却也有得很,一切来之不易,运气却也不算太差。

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聪明又从一而终的人。

学术简评

嘉敏生长于浙江浦江,老宅于山顶上与仙华山主峰相望。浦江被称为画乡,嘉敏也自然地走上了绘画之路,并顺利地考入中国美院。九年的中国画学习,使其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笔墨实践能力。这些年来,嘉敏寄情于山水之间,行吴越、走巴蜀,上晋陕、下闽赣,足迹遍布南北,深得自然造化之功。其水墨作品,对景写意,缘物寄情,画面或秀润空灵、或饱满厚实,灵秀与厚重兼得,立意明确,构图朴实,虚实得当,具有一定的笔墨表现力,营造出苍润悠远之意境。近些年其在色彩上、空间营造上有着自己的追求,对画面结构进行分割或重叠,布局更加自由,造境更为主观,随着其审美境界的不断延伸,故在形式语言和笔墨表现上也将不断拓展。

——张谷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泠书画院副院长)

嘉敏的作品以建筑为主体再生发出不同的场景。她有两类画格的作品,一类为偏重于构成的重彩,另一类为传统水墨。可见她正尝试着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嘉敏显明通彻,对画面的气氛把握十分精准。

看到她水墨类画格的作品时,嘉敏江南人的特性显露无遗。她在江南潮湿的空气中成长,因此驾驭水墨的天分来自基因。在她的墨笔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她对墨色的清、润、沉、和、活,有着自己的解读。而在《国清寺》这类偏重于装饰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她在试图重塑一个理想世界。她不断变化着背景的蓝、绿、褐和铺地的红、蓝、绿,林木已然成为一种装饰性符号。我认为这类作品过重于装饰性,在可见的未来,可以进一步融入她对笔墨的理解,发挥出传统笔墨的意趣,使画面更具生机。

——陈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主任)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