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木一敲,敲出了万千风云变幻;三尺说书台上,演绎了无数历史篇章与民间传说。在杭州,评话已流传了800多年,评话艺人用杭州方言评说历史、讲述故事,从宋元到今朝,各类经典作品在岁月中始终传唱不息。作为杭州仅剩的几个说书点之一的大关街道百姓书场,常有几位说书先生在此说书,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位便是杭州评话女表演艺术家朱建萍。
饱满的声音、顾盼自若的气度,富有激情的表演,让人很难相信她已步入花甲之年,在同龄人早已开始颐养天年的时候,她的生活依然是天天说书,奔赴在各大书场,不仅成为了一位深受老杭州人喜爱的评话大师,在杭州传统戏曲界也具有响当当的名声。十七偶然结缘杭州评话 听谆谆教诲永难忘师恩提起与杭州评话结缘的那段往事,四十多年过去了,朱建萍仍然记忆犹新。朱建萍的母亲是一位越剧迷,受母亲的熏陶,久而久之她也爱上了越剧,而正因为越剧,开启了朱建萍的评话艺术生涯的一扇大门。或许是阴差阳错,又或许是命中注定。1981年,杭州曲艺协会开办杭州评话培训班,朱建萍有两个女玩伴,就想前去报名,拉上了对评话一无所知的朱建萍,彼时,刚满十七岁的朱建萍怎么也不会想到,考试时因偶然提及自己的越剧爱好,并唱了一段越剧桥段,天赋属性的好嗓子让独具慧眼的招考老师李宝渊先生,一眼就看中了陪朋友一起来的朱建萍。然而当时的朱建萍却不欢喜杭州评话,在老先生的循循善诱下,终于她松口决定尝试参与杭州评话培训班的学习,就这样,朱建萍投入李宝渊先生门下,跻身于“王派”第五代弟子之列。刚开始学习的朱建萍兴致却并不高昂,因要参与务农,同时又不很喜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成为了她学习的常态,李老先生知道其中缘由后,不但没责怪她,甚至苦口婆心地耐心教导她,视朱建萍如同己出,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她逐渐端正态度,加紧学艺。“当时老先生知道我家境一般,就允许我下半日去听书,晚上在他家吃饭,吃饭前他哺书(指口传)给我,吃饭没收过一分钱,学费也不用交,可以这样说,没有我的老先生,也就没有今天的朱建萍。”时至今日,朱建萍仍十分感念李宝渊先生的辛勤栽培。苦练后初登台展露风采声名鹊起坚持每天演出在学校里,朱建萍是背诵课文的好手,强大的记忆力对她学书大有裨益,在潜心学习九个月后,朱建萍有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机会。“面对书台之下,一二百双眼睛仰视着我,心跳如同擂鼓般急促,迟迟说不出话来,那凝滞的三分钟如坐针毡,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了。”朱建萍表示。之后在书客的鼓励下,终于开了口,虽然朱建萍的说表功夫还不纯熟,说得却十分流利,一个“疙瘩”都没打,还能像模像样地起脚色(指塑造形象),表演结束赢得了阵阵喝彩。第一次的登台给了朱建萍极大的鼓励,让她体会到了做评话演员的自豪感,同时也获得李宝渊先生的肯定,他为朱建萍取了一个音同字不同、颇具阳刚之气的艺名——朱剑萍。朱建萍也没有辜负老先生的期望,勤学苦练加上有天赋,学习了两三年后很快就摸到了其中的门道,“有一位漂亮的小姑娘很会说书”的消息在杭州评话书客间不胫而走,她霎时声名鹊起,慕名来听朱建萍说书的书客数量也渐趋增多。多年间,朱建萍跑遍了杭州城各个大小茶店书场,自1984年正式进入杭州曲艺团后,一年365天,坚持每天扎根书场传承演出,即便是碰上声带小结刚做完手术的日子,也只匆匆休养半个月,便又投身于演出。之后,又多次拜师求学,日臻完善评话技艺,积累多年的评话功夫让朱建萍慢慢成为了独当一面的评话名家。致力于传承创新杭州评话保留市井中的江南味韵在没有电脑手机的年代,杭州评话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广受男女老少的喜爱,而在时代洪流的冲刷下,评话似乎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与城市的快节奏格格不入。为了传承与发展杭州评话艺术,让杭州评话与时代相结合,朱建萍萌生创造了“超”短篇杭州评话的想法,在短短的几分钟之内,让从未听过杭州评话的人既能提纲挈领,进入情境,也能快速把握突出人物,了解故事。不仅如此,朱建萍还创立了“评话杭州”抖音号,借助新媒体弘扬杭州评话,结合传统书目,到杭城各个地方搜罗民间故事,提取为素材,创新发布了《卖鱼桥》《葱包桧儿》《张大仙传说》等评话短视频,吸引全国网友的关注。2013年,她被评为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杭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为延续技艺,朱建萍积极走进校园,进行无偿教学,她说看着孩子们热爱杭州评话的样子,就觉得传统曲艺有了更多的可能。“我希望杭州评话能被看见、被听见,即便是我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如果能为更多人带来快乐,延续和呈现杭州评话的精彩,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只要有人愿意听、喜欢听,我就会一直讲下去。”朱建萍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