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最是一年春好处”。当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时,万物开始复苏,展现出勃勃生机。三月三日上巳节,曲水流觞雅事,其起源可追溯至晋朝时期。在古人眼里,一个人的风雅终究落寞,还需配上这花红柳绿的春天。于是,文人墨客们一有空闲,就会约上三五知己,到绿郊山野,烹泉煮茗,吟咏唱和。这种“以文会友”的聚会在古代称之为“雅集”。焚香挂画、饮酒赋诗、抚琴礼茶……作为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特殊集会形式,雅集不只是人与人的聚会,更是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观念交流和艺术品味交流的第一现场。“或十日一会,或月一寻盟”,历史上诸如兰亭雅集、西园雅集、玉山雅集等这样以书、以画、以诗为名的聚会,随便翻看一页,都令人神往。雅集留下了大量名垂千古的艺术妙品,成为中国文化艺术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正是在雅集中诞生的。1600多年前,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以王羲之为首的42位文人雅士在浙江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于溪水边饮酒赋诗、观山赏水。集会上大家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王羲之便写下了著名的《兰亭序》,成为天下学书者无法攀越的高峰。文人高士们在茂竹修林中曲水流觞、诗酒酬唱、寄情山水的场景,令后世仰慕不已。到了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文人雅集也愈加频繁,以北宋时期的西园雅集最为著名。北宋画家李公麟曾作《西园雅集图》,表现自己与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秦观等文人雅士,在驸马都尉王诜府中作客聚会的情景:吟诗、鼓琴、对弈、观画、品茗等文人活动类型丰富多彩,人人乐在其中,乐乎于山水,也乐乎于琴棋书画。元代文人顾瑛一掷千金,豪爽好客,创设出元末文坛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文人艺术俱乐部”——玉山雅集。玉山雅集在文坛引为佳话,它和东晋的兰亭雅集、北宋的西园雅集合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雅集,被《四库提要》赞为“文采风流、照映一世”。它海纳百川,兼容并存,在同时期的诗社文会中出类拔萃。纵观古今,历代文人雅士迭出,文人雅集之所以能够把文人凝结在一起,便是因为一种文化的力量,文人在其中所追寻的,正是一种文化上的认同感。1904年的杭州西湖之畔,诞生了中国最早的印学社团——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称的西泠印社。“社以地名,人以印集”,一百多年前,丁仁、王禔、吴隐、叶铭“西泠四君子”选中孤山上的一块“风水宝地”,正式成立了西泠印社,成为孤山深厚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泠印社也有着悠久的雅集传统。在1913年春,印社首先召开了一次兰亭纪念盛会。据张景星所撰《西泠印社同人录序》记载,与会者达数百人。到了1915年,有南社与西泠印社两大学术团体共与雅集的记载,但是百余年间几度中断未恢复。2003年百年大庆之后,西泠印社重续同人雅集传统,于2004年起恢复了春季雅集,并逐渐发展形成现在的春秋两季雅集的社团活动模式。“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作为西泠印社社团活动的传统项目之一,4月19日至21日,一年一度的西泠春季雅集将如期而至。今年恰逢西泠印社首任社长吴昌硕先生180周年诞辰,此次西泠印社甲辰春季雅集系列活动将在吴昌硕先生的归葬之地临平超山举行。届时,还将有祭拜先贤、笔会交流、赏春采风等雅聚活动,合仰先贤、致敬传统,呈现百年艺术社团传承至今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