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曼翁:正入变出的“新吴门派”代表人物

2023-11-06  A+ A-
  《江南网》江南第一门户网站!
 追踪网络热点,关注民生动态,传播江南文化,倡导网络新时代!
https://www.xjnnet.net/江南网欢迎您! 
沙曼翁(1916—2011),满族,姓爱新觉罗,本名古痕,字简闇,别号曼公、曼翁、寐翁、听蕉、苦茶等,多以曼翁行世,斋名茶新墨旧斋、古木堂、除难将军之庐、三友草堂等,生于江苏镇江,长期寓居苏州,工诗词、书画、印学,生前为中国书协艺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书协理事、苏州市书协名誉主席、东吴印社社长与名誉社长等,2009年以全票荣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之“终身成就奖”。

杭州日报讯 “吴门画派”是明代中期的一个绘画流派。由于文脉绵延、学术积淀(美学逻辑、风格与价值目标的趋同)及艺术家集群的代际传承,“新吴门派”继往开来、生生不息,近代资深保险人沙曼翁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沙曼翁自幼喜好书法篆刻,且幸遇有“虞山第一书家”之誉的萧蜕庵。回顾20世纪的书家,可以说沙曼翁的“全”是不多见的,凡三代鼎彝、两周金文、诏版、简帛等,其无不深究精研,尤以篆隶出类拔萃。篆书师承萧蜕庵,在取法上多向《祀三公山碑》、汉碑碑额一类的汉篆汲取营养,但在审美取向上却与其师有明显不同。沙作篆“不向曲中寻,但往直中求”,线条圆转自如,柔中带刚,一变萧曲弧较多的结体,以直弧代曲弧,在直弧中见笔力与气骨;运笔中、侧锋互用,线条粗细富有变化,笔势呼应,枯湿相辉,静中有动,平中寓奇。并且,在篆书体系中,萧蜕庵一生不写甲骨文,而沙写了;对于大篆,萧虽有所涉猎,但并不深入,其主要精力放在小篆上,而沙凡籀、篆文字,广泛摩挲,无所不及。尤其是在甲骨文上,沙则不仅仅是会写,而且达到了一种虚和、空灵的境界。在1979年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活动中,其一副书卷气十足的甲骨文对联在15000余件来稿中脱颖而出,无可争议地获得一等奖而名震书坛。识者评沙之甲骨文曰:“用笔似刀刻勒,用墨富于变化,坚挺而又写意,深具甲骨文神韵。”这也正是他在艺术上始终遵循“正入变出”的体现。

隶书亦是彰显沙曼翁独特风格的书体:熔篆、隶、简于一炉,水乳交融,难以区分,尤显丰富,取法视野开阔,既神游于三代两汉,更深究于钟鼎、甲骨、诏版、权量、碑碣、瓦当,有时还将简帛、写经等掺入其中。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与反复实践,他终于在古稀之年实现了“篆隶通变”,把篆书的笔法结体、草书的笔情墨趣巧妙地融入其中,形成若隶若篆、若行若草的艺术风貌。这种原本只能在草书中方可见到的极富感染力的笔墨语言,使沙的艺术个性得到了充分张扬。故有“当代草圣”之誉的林散之谓其“尊书汉隶为近代所无”,“能从汉简惊时辈”。

笔者以为,沙曼翁书法最绝的是对于水与墨的独特理解和运用。据沙的弟子讲述,沙善用“涨墨”法和“破墨”法,平时作书除砚台外,还必备水盂,内盛清水,先用浓墨,再用笔尖在清水中点几下,然后迅速落笔,以清水破浓墨,宣纸上墨色四溢,水汽从墨色外溢出,在保持笔画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形成了“面”的效果,使之与墨线产生强烈对比,“线”“面”交融,平添趣味。尤其是那些用宿墨书写的作品,水分从点画中分离、渗化出来,一片浑茫如云烟,别有情趣,仿佛进入了空灵散逸的天籁之境。因此,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甲骨、诏版,还是汉简、行草,多以水墨情趣见长,开创了全新的现代书法视觉图式。

谈到近代江南一域乃至近代篆刻史,沙曼翁也是绕不过去的。他14岁自学治印,后又幸得马公愚亲炙,以秦汉印为宗,取法正脉,保持了汉印宽博平正的宏大格局,线条有粗细、疾徐的细微变化,且转角偏圆,流露出自然书写的意趣,从不故意追求形式上的变化和新奇,力求平淡,又于平淡之中见个性、显真味。这是沙曼翁篆刻的重要特征。沙不仅精于印学,而且还是位杰出的篆刻活动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在金维坚、潘天寿、余任天、邓散木和沙曼翁等人的共同努力下成立了“龙渊印社”,所选印题,皆与抗日有关,传为佳话。50年代他又与张鲁庵、马公愚、王个簃、方去疾、来楚生、叶潞渊、陈巨来等在上海筹备成立中国金石篆刻研究社,并任常务委员,还与诸名家合刻《鲁迅笔名印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底,在其牵头与奔走呼吁下,东吴印社正式成立,他担任首任社长,并亲自题写社名与刊名,广为年轻人传艺讲学,对印社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

毋庸讳言,艺术家的成功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既靠实力,也看时运。沙曼翁活了95岁,从6岁开始学习书法,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投在了书法、篆刻、绘画和古文字的研究上,非常人可比。但在其如此漫长的艺术生涯中,若没有“天时地利人和”的际遇,也不一定能蜚声艺林。沙的成功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节点”,第一个就是前文提到的首届“全国群众书法征稿评比”活动,使沙曼翁等这样一批出身草根、来自民间的实力型艺术家一举成名。第二个则是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主持河南书协工作的张海为振兴中原书法,多次下江南力邀沙曼翁、费新我等书家到豫讲学,并行弟子之礼,竭力推崇。后张海、李刚田等都取得了不凡成就,进而成为全国名家,这使沙的影响迅速遍及中原腹地乃至全国书坛。应该说,他为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复兴与繁荣是做出了重大贡献的。

(作者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江南网版权所有 苏ICP备170070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