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央视八套和腾讯视频开播的电视剧《三体》引发了超乎寻常的关注。该剧刚上线一小时,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就突破2.5万,并一举打破平台剧集首日热度值记录。有关电视剧《三体》的讨论,更是频繁出现。超过百余个的热搜话题,足以证明大家对这部作品的期待。这样的结果,其实是有迹可循的。自2010年最后一部《三体》正式出版后,近13年来,无数读者和科幻爱好者都曾发出这样的追问:刘慈欣这部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巨制,真的有可能拍出来吗?能拍得好吗?不过,这部被翘首以盼的IP改编作品播出后,因对原著极高的还原度收获了意外多的好评。第一集刚开始几分钟,弹幕上就飘出了这样的评价:“这味道对了”“细节很好”“原著党狂喜”……电视剧版《三体》严格按照原著顺序,从2007年的科学家自杀事件讲起,以纳米科学家汪淼的离奇经历,引入“科学边界”组织及《三体》游戏。在联合作战中心史强的协助下,汪淼开始逐渐接近事实真相,《三体》游戏的秘密竟是两个文明为了生存空间,孤注一掷的生死相逐。对于电视剧《三体》的开播,原著作者刘慈欣也在微博表示祝贺:“2006年,科幻小说《三体》开始连载,作者同读者一起,经历了一段想象中的未来史,领略了一个虽然可能性很小但仍然有可能的未来。很高兴如今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再次与大家一起进入《三体》所描述的想象世界。”该剧主创团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尊重原著,最大限度保持原著的味道,是剧版《三体》最基础的创作理念 。原著的大部分读者已经非常相信小说本身提供的结构和内容,再去做更多的修饰是多余的。”在遵照原著的基础上,创作团队历时3年多精心打磨,对内容进行了多维度横切与深挖,还邀请了刘慈欣来指导创作,寻找属于《三体》的改编之路。“创作过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第一要素还是尽可能贴近原著,再通过影视化做一些微调,增加人物细节,让它更利于影视的表达。”他们说,把深奥的科幻知识进行大众化处理,才能让更多观众有代入感,愿意去相信这个故事,理解故事中的内核,体会原著带来的那种震撼。为此,创作团队找了许多方法来拉近观众和作品间的距离。比如宇宙闪烁,这是在《三体》里一个有名的概念,团队就以台球对撞模拟粒子对撞实验,用随处可见的生活物件具象呈现“物理学不存在了”的抽象概念。
在中国剧集市场,科幻题材一直比较稀缺,而《三体》是其中的超级IP。这次的影视化改编,对整个中国影视行业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伴随剧集的展开,我们欣喜看到,中国影视剧在科幻领域有了令人可喜的突破。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看过《三体》原著的都知道,刘慈欣在其中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电视剧版《三体》需要把这些进行落地。只有用细节真实的方式展现,才能让观众感觉这个世界是真的。为此,编剧来回做了十几版剧本,花了一年多时间进入前期准备以及筹备过程中,在进行了三到四年的打磨之后,才确定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拍摄期间,创作团队都尽可能在真实场景进行取景拍摄,剧中多个科学场景都是实景拍摄,增添沉浸感和可信度。比如,有浙江网友惊喜发现,剧中汪淼和史强参加亚洲防御理事会会议的地方,联合作战中心的取景地就是宁波博物馆。剧中杨冬进行粒子实验的良湘加速器,正是在我国第一台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国家实验室中取景。而后续即将播出的古筝行动等场面,为了呈现最好的效果,主创团队还用真的钢,把它们压成片、窝成船型,再用挤压机一片片挤,挤完后再推上去焊接成船。创作团队表示:“在结构上构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空间,但在细节上一定要非常真实,正是该剧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