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杭州喜迎亚(残)运惠残十条》日前印发实施。10项内容,包括文体系列融合、观摩赛事优先、“有爱无碍”服务、亚运场馆共享、示范共创长效、品牌赛事共融、特色培训公益、康养体育服务、自强展示文化、“益起志愿”服务等,主要涵盖残疾人需求、城市服务、事业展示三个维度,聚焦宣传推广、文明提升、助残服务和汇聚力量等四个方面,助力亚(残)运成果惠及特殊群体。
一座城市的温度体现在哪里?关心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这是丈量一个城市文明高度的重要标尺。萨马兰奇先生就曾说:“残疾人运动是唤醒人类良知的运动。”近年来,无论是北京冬残奥会上的盲人火炬手,还是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的“半身小伙”大使,无不展示生命不屈之美,也带动更多人投入到关爱残障人士的行动中。杭州高水平办好第四届亚残运会,更是要以此努力提升城市温度,推动“有爱无碍”。一直以来,杭州“有爱无碍”建设,起步早、标准高,早于2005年就获评“全国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称号;后为举办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和G20杭州峰会等,城市无障碍环境水平又得到了多次升级。而就亚残运会筹备看,地铁、公园、街市、商超等一大批场地的无障碍硬件设施的进一步提升完善,中国盲人门球训练基地(塘栖)等一系列比赛场馆的建成,杭州亚残运会智能手语平台的上线,以及在全国率先以公益诉讼督促规范无障碍环境建设,将无障碍环境提升改造列入杭州十大民生实事项目等,都让杭州无障碍建设走在前、成示范。也要看到,构建全方位的“有爱无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臻于至善”是远远不够的。抓住亚残运会举办这个重大契机,持续聚焦“惠残”发力,才能不断提升城市文明内涵能级。事实上,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杭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管理办法》不仅明确提出:“无障碍环境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同时,还将原“社区服务无障碍”扩展至“社会服务无障碍”,重点关注公共服务、考试、选举、社区服务、导盲犬导行、应急场所服务等场景,着力营造全社会助残氛围。而这一次,“惠残十条”中最后一项“益起志愿”服务,也明确提到,要“聚焦凝聚助残服务力量,做好助残志愿服务课程体系的完善,加强助残志愿服务的培训和宣传,做优现有特色助残品牌”等。简言之,由“助残”到“惠残”,绝不仅仅是语义上的递进,而是要努力激发全民自觉自发,必须从政策支持、制度建设、硬件打造、舆论引导等方方面面加以保障。残健融合、平等共享。支持残疾人事业,更多是要从思想情感上关心、在实际生活中给予帮扶。从公共服务说,一条通畅的盲道、一个无障碍地图、一个支持性工位,都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家门融入社会。而就“惠残”而言,更是要以此作为城市文明提升大标尺、大抓手,努力推动全民踊跃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