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引得进”只是第一步,如何“留得住”“服务好”成为王元村的治理新课题。近年来,村两委以“党建+”提升治理效能,精准滴灌解企业发展之渴,综合施策回应村民“急难愁盼”。该村先后获得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省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省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等称号。
“新农人”:
“种菜也能致富”
初秋的清晨,“小飞农场”大棚内,村民们忙着采摘、分拣、装车。这700多亩的大棚内,辣椒、小菠菜、南瓜、四季豆等长势喜人。
科学种养、品质可追溯,是“小飞农场”的最大亮点。细看这里的蔬菜包装袋,每袋都附有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这些蔬菜生长全过程,吃得放心。”农场负责人陆小飞介绍。他戴着草帽、穿着胶鞋,晒得黝黑,熟练地查看苗情、指导栽种。陆小飞毕业后也曾在外地摸爬滚打,销售、电商、运输等工作都尝试过,直到2007年,父母身体抱恙,催着他归家。“实践证明,把菜地和电商、物流这些环节打通,种菜也能致富。”陆小飞说。
十多年前,陆小飞就看准王元村的独特优势——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他找到村干部提出扩建蔬菜大棚的想法:把零散的菜地整合起来,统一管理、统一种植,与物流企业进行冷链运输合作,确保新鲜蔬菜快速、稳定地发往全国各地,同时通过电商平台打响王元村蔬菜品牌。说干就干,在村两委支持下,仅用一年,陆小飞就流转200亩大棚,规模种植豆角、洋花萝卜等,全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看着“小飞农场”日益红火,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加入,流转出菜地,并在农场打工。
近年来,农场规模不断扩大,“客户群”也在扩大,700亩蔬菜大棚年均销售额近3000万元,每年量产各类蔬菜5000多吨,带动当地近30名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超2万元。
“小飞农场”的成功,村委会起到重要作用。从流转土地到用工就业,村委会多次围绕农场发展召开村民议事协商会,“菜地怎么种、种什么好,大家的意见也很重要。”陆小飞说,农场的发展壮大,与村两委的组织力密不可分。最近,围绕开展数字化种植,村两委积极听取民意,村委会还请来农科专家、智慧农业代表型企业专家等来农场考察、提建议。
村干部:
全力“护航”企业发展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王元村发展插上“翅膀”。随着越来越多的项目、企业入驻,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也成为村两委的重要考验。
“我们村4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90户3260人,外来人口2800人。”王元村党支部书记王恒超介绍。为了服务好企业以及在村工作的外来人员,村两委推进“党建+产业”,通过产业培育、支部共建等方式,形成以村两委为主体,致富能手、村企业党员为骨干的“一核多元”架构,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与产业有机融合。为增进凝聚力,激活发展“新细胞”,村两委组织开展“结对行动”,村委会每一名党员干部都结对多家企业,每月定期在企业开展巡查走访,深入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帮助企业以及在企业工作的外来人员解决难题,并邀请学者、干部等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宣讲,确保最新政策“直达”企业,全力“护航”产业发展。
“在村企业”是王元村的宝贵财富,为当地解决就业,带动村民增收,但外来人员管理也成为考验村治理能力的新问题。为凝聚本村人、外来人,王恒超和村两委积极推进“党建+民生”工作,将“加强外来人口服务管理”作为“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议题,把民生焦点、热点问题作为协商共建的重点。同时,创新实施“党群e家亲”模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窗口”,证照办理、农村低保、养老保险等民生事务“一站式”解决,老弱病残群众办事,可以联系村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或代办。
距离退休的日子越来越近,王恒超仍干劲十足。“干了一辈子的乡村工作,图的就是邻里街坊的认可。”王恒超希望,有始有终地为村里再多做些好事、实事。他也有一些困惑,如今拆迁拆违、招商引资、安全生产等都列进村一级“责任清单”,要求村干部上班打卡。王恒超期待,将更多精力花在干事创业的“刀刃”上,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效率。
“原住民”:
“更美的日子还在后头”
去年,65岁的王夕永和170多户村民搬离危房旧房,住进10多层高的小楼房,过上上午去村里“打工”,下午在家里带孙子的“美日子”。
“搬进楼房,通上水电,还铺上地板,居住条件自然没得说。”王夕永坦言,但是让干农活的村民扛着农具上下楼,再扛着走几里路到田头,实在吃不消。正当王夕永犯愁时,王书记干了件“贴心事”,在田边设置农具管理处,平时专人帮忙看管。如今,村民们每天走路或骑车来回为合作社“打工”,干满一天,能拿到80元左右。“我平均每个月能挣2000多元。”在王夕永看来,最好的乡村治理就是听得到群众心声,努力回应群众所盼。
乡村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凝聚群众、组织群众,需要了解群众“所需所盼”。王夕永说,得益于村两委的积极筹建,最近他多了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朋来广场。每到傍晚,当地村民便自发地在广场上排练马灯舞,这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家还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等内容融进表演中,“我们敲着锣、哼着歌、踏着轻快的步子,相信更美的日子还在后头。”
【专家点评】
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副研究员 赵锦春:
乡村治理的关键在于重塑乡村的独有功能与专属价值。王元村的经验启示我们,乡村治理有效应将“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以空间环境治理“强动力”、以集体经济治理“壮根基”、以道德风尚治理“聚心气”。只有通过构建亲商营商环境、重塑乡村生产价值,盘活生态资源资产、提升乡村生态价值,凝聚全民发展共识、创造乡村社会价值,才能夯实群众“自治”的物质保障,铸牢乡村“德治”的公众认同,构建基层“法治”的制度基础,健全乡村“善治”的治理格局。
江苏百村联合调研组
江南网欢迎你/www.xjnnet.net/江南网荣誉出品 |
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江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推荐
新闻爆料